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1627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的信仰就是人的一切,它正是我们的生命。人只要有信仰,不需任何中介人或代表者,就可获得上帝救赎的恩典,信仰使得人与上帝面对面,“没有任何受造之物居于其间”,人只要有信仰,不需外在的律法和戒律的约束、不需善功和赎罪,就可得到基督的公义和永恒的生命,信仰使人摆脱了一切外在的束缚。

——李平晔《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材料二 当时(1517年)还是维滕堡大学的牧师的路德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教堂门口。他的大多数主张并不具有革命性,但他的确表明,“上帝之语”并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这就大大地削弱了教会的权威。……1520年末,路德和教会彻底决裂,将教皇的驱逐训令烧毁;次年,他被召唤出席在沃尔姆斯召开的皇家议会。路德拒绝改变其主张,他说:“除非你们能用《圣经》或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服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1)根据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总结宗教改革的内容。
(2)根据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宗教改革的影响。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西古代思想文化异中有同,对世界都产生了很大作用.
材料一:孔子所创立儒家学派的社会因素相当复杂,与春秋时代的社会变革、鲁国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孔子把西周以来奴隶主贵族的文化思想,改造成为以“仁”为核心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和文化教育的儒学,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同时,儒家学派诞生于鲁国,也与鲁国特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鲁国是周代开国天子武王之弟周公旦的封地。周公在西周王朝长期执政,这种特殊的政治地位,使鲁国成为了西周时代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另两大文化中心为周王室和商朝的故地宋国)。春秋时代,鲁国在文化上仍旧保留着最多的周文化传统,以致到春秋末期还享有“周礼尽在鲁”的名声。这种文化传统对孔子有很大影响,为他创立早期的儒学思想体系提供了条件。儒家学派创立以来,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演变,逐渐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主导思想,对中国的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东亚社会、欧洲社会等也产生一定影响.
材料二:公元前8世纪和前7世纪,希腊人以一个活跃的天才民族出现,积极从事贸易和探险活动,拥有诸多视觉艺术上的技巧和个性,有丰富的英雄传说,最重要的是有一部意义非凡的诗歌,人类广泛的经历和情感在其中得到高度艺术化的表达.假如没有取得任何超出此类的成就。他们作为最有趣味和最富有同情心的古代人,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实际上他们是在不断增加这种吸引力。他们在众多领域——思想、艺术、文学等,增加了吸引力,然而最重要的一个领域也许是在哲学。哲学的产生与发展成为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文化史的主干。

——节选自马丁.韦斯特《早期希腊哲学》(属于《牛津古希腊史》的一部分)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哲学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分析其与古希腊哲学共同的社会文化价值。

2.单选题(共11题)

3.

记述
出处
“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以便农。
敢犯令,没入田僮”
《史记·平准书》
“身与同居大功以上亲执工商,家传其业不得仕”
《唐律疏议·诈伪》
“鬻卤盐三斤者仍坐死”,“私有茶一两笞四十,
四十两徒二年”
南宋《庆元条法事类》
 
据此能够被认定为历史事实的是
A.严禁私人占有土地是抑商政策的发端
B.允许商人入仕是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
C.农民在农耕时代文化价值观念中最为尊贵
D.古代统治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4.
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明清时期
A.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压制,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
B.文化反思带有批判理性特点
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
D.儒家思想内部出现流派之争
5.
在中国古代有两种文化传统:一种是由私塾、学校和书院教育正统的儒家人伦道德传统;一种是通过乡村演戏、说书、佛道仪式等传播“诸善奉行、因果报应、有求必应”等民间观念传统.这两种文化传统
A.都受商品经济发展的支配与影响
B.说明中国古人的思想观念比较多元化,无明确的主导思想
C.说明儒释道三家都具有思想文化教化的功能
D.说明中国古人对于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6.
《中国通史纲要》写道:“武帝即位之后,董仲舒提出了一个在理论上维护‘大一统’的任务,就是要求树立为封建专制政权服务的思想体系。汉武帝接受了他的建议,推崇儒术,罢黜百家以外的学派”。这体现了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为了论证汉武帝统治合法性的一个举措
B.汉武帝是为了富国强兵才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的
C.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是因为其建议的科学性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强化思想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7.
下图是欧洲“画圣”拉斐尔于1507~1508年所画的宗教题材画——《花园中的圣母》,关于这幅画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
B.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C.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
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
8.
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使宗教神权和专制王权遭到沉重打击
9.
薄伽丘早期的作品《菲娅美达的哀歌》,摆脱了古典和神话题材的套子,开始描写现实生活,对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种种感受作了较细腻的刻画,被认为是欧洲文学中第一次出现的心理小说。这一现象的产生
A.主要是因为人们现实生活的困苦与贫穷
B.反映了当时工商业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C.是出于对天主教的压迫而回应的最典型例子
D.反映人文主义思想并没有深入人心
10.
以下场景最可能在宗教改革时期出现的是
A.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与人的伟大,指出天堂不在死后而在现在
B.一个为非作歹的坏蛋,摇身一变,居然成了亚尔贝托神父,而且生誉日增
C.1533年,国王亨利八世禁止英格兰教会向教廷交纳岁贡,次年促使国会通过《至尊法案》,规定英格兰教会不再受制于教皇
D.人们自愿订立一种社会契约,把所有原有的自然状态授予契约的掌握者-君主,人由此进入社会状态,产生了国家,人们要绝对服从君主
11.
古希腊哲学家中,柏拉图出身显贵,但他蔑视雅典民主政治,主张实行贵族政治,并且著作了《理想国》,按照智慧与美德进行分工。柏拉图的观点
A.体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与自己的责任感
B.表现了他不相信客观存在的事物
C.体现了他的贵族身份不符合现实生活的分工
D.从根本上是由他的唯心主义观点所决定的
12.
古希腊神话中,众神各有分工,宙斯作为最高天神,掌握雷电等,并且和众多女神及凡间美女相好,生出了太阳神阿波罗、狩猎女神阿尔特弥斯等很多天神,也生出了珀尔修斯等人间英雄,这与古代中国的神的形象颇为不同。这体现了
A.希腊神话“神人同行同性”的特点
B.古希腊与古代中国文化的着眼点与侧重点不同
C.中国儒家文化的内敛性与西方文化的开放性决定了二者的不同
D.古希腊人受到宗法制等的影响不深
13.
我国古代在对官员的选任和管理上实行人事回避制度,主要是亲属回避、地城回避和职务回避。人事回避制度正式确立于两汉,发展成熟于唐宋,完备于明清。回避制度
A.导致了人才匮乏的局面
B.消除了血缘、地城观念
C.杜绝了吏治腐败的现象
D.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公正公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