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1627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3/31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单位:钱
项目
数量
备注
收入
粮食
8500
折算为货币后的大致值
支出

田租(上缴买物)
283
同上
算赋和口赋(上缴货币)
406
 

 
2300
除部分兵役必须亲身应役外,其余可亲身应役或上缴货币千役,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
日常开支

4918
据战国比例推算

2732
同上
祭祀等仪式
300
以战国数据为参考
 

——资料来源:《汉书·食货志》;《(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

注:秦汉史料中典型的农民家庭是五口之家。
问题:
(1)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农妇常聚集在一起夜织。结合问题(1)的计算结果,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
(2)西汉在耕织经济体系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商业繁荣现象。根据材料和问题(2)中的信息,简要分析西汉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形式如何促进商业繁荣。
(3)有人认为,西汉商业繁荣说明当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根据问题(3)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2.单选题(共11题)

2.
唐朝诗人韩愈描述了他到今天广东省阳山县当县令的情形:“阳山,天下之穷处也。陆有丘岭之险,虎豹之虞。……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这说明
A.唐朝县级官员的重要职责是征收赋税
B.唐政府未能对边穷地区进行有效管辖
C.韩愈致力于边穷地区的开荒垦田工作
D.岭南开发在唐代已经受到政府的重视
3.
西汉《氾胜之书》记载了“强土弱之”、“弱土强之”的办法:过于坚硬的土壤(强土),可以在开春时犁过,然后再耙,等上面草长起来,再翻一遍,下过小雨之后,又再犁过,使土里不见硬块为止。据古农书上说:“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这主要说明当时
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B.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
C.农业科学体系己经形成
D.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明显
4.
唐代官员经商现象非常严重,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政府的有效统治。因而,唐朝廷采取了诸多措施来解决官员经商问题。其具体举措有:禁止官员与市场、商人接触,禁止官吏兼营商业,禁止官吏家属或其部人经商。下列对此认识符合史实的是
A.唐代官员地位低下
B.唐代商品经济发达
C.唐代缺乏经商意识
D.唐代吏治渐趋腐败
5.
宋代张孝祥有诗中写道:“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联绵十车辐,伊轧百舟橹。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横江锁巨石,溅瀑叠城鼓。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江吴夸七蹋,足茧腰背偻。此乐殊未知,吾归当教汝。”文中记载的生产工具
A.运用了自然力
B.可调节水的流量
C.提高了耕作技术
D.此工具出现于宋朝
6.
下表为东汉时期某农书的记载。据此可知当时
正月
命女红趣织布
二月
蚕事未起,命缝人浣冬衣,彻夜为袷
三月
清明节,治蚕室。谷雨中,蚕毕生,乃同妇子,以勤其事
六月
命女红织缣缚
八月
凉风戒寒,趣练缣帛,染彩色,擘绵治絮,制新浣故
十月
培筑垣墙……可析麻,趣绩布缕
 
A.豪强地主的田庄经济兴盛
B.政府严格控制手工业发展
C.民间纺织业具有一定规模
D.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稳定
7.
下图是考古发掘出的唐代越窑青瓷“喀喇沁摩羯纹葵花形银盘”。盘内底的大鱼化龙图案为摩羯(印度神话中一种长鼻利齿、鱼身鱼尾的动物)纹,大鱼作翻腾状,“眼后螺旋状大羊角盘绕一较小的牛耳”,张大的口中刻划出数道上下翻卷的曲线,头顶至颈、背竖立粗壮的鳍。以下相关解读最准确的是
A.唐代制瓷业十分发达
B.唐代的对外贸易繁荣
C.唐代手工业的民营化趋势明显
D.唐代文化呈现出中外融合的特征
8.
何一民在《中国城市史纲》中提到,唐代主要城市有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杭州、苏州、湖州、常州、鄂州、洪州、广州等70个之多。他认为,唐代的城市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分布也较广泛且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这表明
A.唐代经济发展较为均衡,交通对城市的发展影响最大
B.唐代城市兴起。体现了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的普遍发展
C.对外贸易的发展、商帮的涌现促进了南方城市的发展
D.唐代东部地区经济较为繁荣,有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9.
公元230年,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还。”材料表明东吴
A.实行宽松的商业政策B.孙权重视海外经济利益
C.统治范围已远达海外D.民间与亶洲已有交往
10.
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了唐代都城长安的质库帐历和课钱帐历。这些不完整的质库帐历记录了近三十位城市中下层民众以物质钱的活动,其中女性占了11人。课钱帐历记录了一百多人参加的608次交易活动,其中152次是由至少三十位妇女进行的。这反映出唐代
A.妇女社会地位大大提高B.妇女拥有一定独立地位
C.改变了男尊女卑的风气D.家庭分工结构发生变化
11.
据《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更名天下田曰王田……不得卖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结果导致“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至涕泣于市”,不得已“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上述材料说明王莽(  )
A. 改制时政府手中掌握了大量国有土地 B. 得到了无地农民的大力支持
C. 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   D. 最终重新肯定了土地的私有权
12.
东晋高僧慧远曾说“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东晋道士葛洪著《抱朴子》有内、外两篇,“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这说明
A.儒、道、佛出现合流的趋势
B.佛、道挑战了儒学正统地位
C.儒、道、佛的终极目标一致
D.东晋最终实现了三教合归儒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