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观察下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图中ABCD反映了近代以来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基本发展脉络。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鸦片战争后我国出现了什么新的经济现象?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B点、D点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民族企业与明朝“机房”相比,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4)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列举两件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事件。
材料一

材料二 观察下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图中ABCD反映了近代以来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基本发展脉络。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鸦片战争后我国出现了什么新的经济现象?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B点、D点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民族企业与明朝“机房”相比,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4)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列举两件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事件。
2.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科学开始对工业没有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作出。相反,它们多半是由响应非凡的经济刺激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全球通史》
材料三在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1904年约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它们的产值占总产值的38%。在德国,雇佣50个工人以上的大企业,在1907年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39.4%,占有的蒸汽马力和电力分别高达75.3%和77.2%。
材料四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是以迅速消灭森林为代价的。图中几位伐木工人正骄傲地炫耀即将被他们伐倒的巨树,这种场面在20世纪初仍被认为是人类的杰作。

《12英尺的战利品》
——以上文字与图片均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归纳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6分)
(2)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现象?(2分)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四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2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2分)
材料一

材料二科学开始对工业没有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作出。相反,它们多半是由响应非凡的经济刺激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全球通史》
材料三在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1904年约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它们的产值占总产值的38%。在德国,雇佣50个工人以上的大企业,在1907年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39.4%,占有的蒸汽马力和电力分别高达75.3%和77.2%。
材料四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是以迅速消灭森林为代价的。图中几位伐木工人正骄傲地炫耀即将被他们伐倒的巨树,这种场面在20世纪初仍被认为是人类的杰作。

《12英尺的战利品》
——以上文字与图片均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归纳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6分)
(2)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现象?(2分)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四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2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2分)
2.单选题- (共13题)
4.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
8.
电视剧《乔家大院》讲的是晋商乔家在遭到生意上的重大挫折后,奋发图强,东山再起的故事。晋商的活动范围不仅遍布全国,有的还走出国门,作为实力最强的商帮之一的晋商兴起于
A.唐朝 |
B.北宋 |
C.明清 |
D.民国时期 |
9.
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
C.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
11.
1500年后欧洲人对奥斯曼帝国、中国、印度的文化赞叹不已,而后者对其不屑一顾。“西学东渐”:中国开始了解西方(通过西方传教士),天文学、基督教传入中国;“东学西渐”:西方传教士开始翻译中国儒家经典和文学、哲学著作。此表述最能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 |
B.促进了全球性文化的交流 |
C.给世界不同地区的土著居民带来了不同的后果 |
D.先把西欧,后把整个世界带入近代 |
12.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
C.工业革命不断扩展 | D.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 |
14.
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的参展产品是
A.火车机车、水力纺纱机 |
B.电灯泡、电动机 |
C.汽车、汽轮 |
D.电话机、内燃机 |
15.
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
A. 洋务运动打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B.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C. 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D.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
A. 洋务运动打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B.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C. 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D.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
3.选择题- (共7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