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霍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1621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上,参观者最感兴趣的是不同的机器发明。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各种机器工作,有开槽机、钻孔机、拉线机、纺纱机、造币机、抽水机等等,这些不同的机器又通过特别建造的锅炉房产生的蒸汽一起驱动,让人领悟到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变化。维多利亚女王在当晚的日记中回忆道:“.阳光照射在宏伟的大厦上面,每个国家的旗帜都在阳光下飘扬。这次‘和平节日’的创造者,把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工业联合了起来.”
材料二  1900年至1930年是中国在世博会上得奖的黄金期。其中,在1915年旧金山世博会上,张裕白兰地、苏绣、上海“葛德和”陶器、上海美华利插屏钟、北京鼻烟壶、浙江湖笔、浙江乐清黄杨木雕、青田石雕等就获得金银奖项多个。在1926年的费城世博会上,杭州都锦生织品、常州梳篦和重庆天橱味精等也都获得金奖。
材料三  1851-2005年各国举办世界博览会(综合性)次数统计表
美国
法国
日本
比利时
英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13
6
5
3
2
2
1
奥地利
西班牙
意大利
韩国
葡萄牙
德国
 
1
1
1
1
1
1
 
 
材料四 历届世博会上,从早期的打字机、火车、无线电、缝纫机、汽车到电视机和电脑,诸如埃菲尔铁塔、亚历山大三世桥等等,无不一次次地引起世界性的轰动,无不成为先进科学技术的展台,无不成为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建筑景观等的时代标志,无不成为推动世界尤其是主办国社会经济的强心剂。世博会打破自然障碍和人为樊篱,克服民族种族和宗教信仰的界限,成为全人类的和平友好盛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51年首次世界博览会能够举行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这一时期世博会上获奖产品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你如何看待这些产品的获奖?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世博会的主要特点。

2.单选题(共18题)

2.
《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长诗
B.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C.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3.
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一开始就指出,在家养和野生的状态下,生物界普遍存在着个体差异现象:“我们在无穷尽的微小的特征中看到不定变异性,这些特征区别了同种的各个个体。”达尔文强调的是(  )
A.物种的起源B.物种的变异C.物种的遗传D.自然的选择
4.
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
A.以民意制约权力B.以道德制约权力
C.以权力制约权力D.以权利制约权力
5.
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他主张
A.让每个成年男子都参与国家管理
B.人类是自然界中最高级的
C.国家应由少数精英分子来治理
D.人类是有能力认识自然的
6.
薄伽丘是意大利人文主义作家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他的作品中既有对教会修士腐化生活的嘲讽,又有对人们追求感官享受的肯定。这表明其思想
A.自相矛盾,具有局限性
B.倡导建立民主教会
C.肯定人性,具有进步性
D.批判社会风气不够彻底
7.
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字。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A.中国象棋起源于唐代
B.宋代发明了火药
C.宋代火药已用于战争
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
8.
“京剧的形成是有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清代戏曲一方面是各种声腔纷纷兴起,互相争胜;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实行新的综合。没有新的综合,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材料反映了
A.京剧已成为“百戏之祖”
B.京剧艺术经融合而推陈出新
C.京剧是古代戏曲的起源
D.京剧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
9.
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
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
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
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10.
古语云:“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能对这一自然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1.
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认为,苏俄依据马克思主义建立的社会制度“合于我人所信仰之天国大同主义”。其意在说明
A.中国文化中包含了马克思主义
B.天国大同主义符合近代中国国情
C.十月革命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进程
D.中国具备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心理因素
12.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科学观念与中国传统专制观念的斗争。它反映了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尊孔复古”逆流泛滥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中西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
13.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写道,“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这种做法(  )
A.暴露了思想深处的封建伦理
B.是切合实际的理智考虑
C.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D.躲避了卫道士们的愤怒反扑
14.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这说明早期维新派 (   )
A.猛烈抨击儒家传统文化B.倡导学习西方价值观念
C.注意学习西方科学技术D.力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15.
延安13年与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分别是
A.确定“和平”“民主”方针、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B.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
D.***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16.
史学界认为:新三民主义的重要问题是认识到了民族的敌人,明确指出各个阶层的中国人应当共同努力的方向。这里的“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
A.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革命目标B.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目标
C.突出了无产阶级的重要作用D.代表了中国最先进的革命理论
17.
***“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人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是
A.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制定了灵活的方针政策
C.找到了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建立了工农革命武装
18.
《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驱除挞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D.“天下为公”
19.
民国十四年《革命》半月刊刊登了***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该文章(    )
A.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B.用阶级分析法研究中国社会
C.标志着***思想的形成
D.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3.选择题(共4题)

20.如下图是消化系统的模式和叶切面图,请据图回答:

  

21.如下图是消化系统的模式和叶切面图,请据图回答:

  

22.“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出现在西周末年,西周众多诸侯的产生主要是通过(  )
23.“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出现在西周末年,西周众多诸侯的产生主要是通过(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