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历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日本)宫崎市定《东洋近代史》
材料二该时期内(宋朝)制度和文化也有了重大发展。这一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外贸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量。……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中国首次出现了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非政治中心。
——(美国)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宋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活力,熠熠生辉。……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生存的宋文化,明显地具有过渡性、义理性、务实性、普及性、兼容性和整合性等特点。
——姚兆余《宋代文化的生存背景及其特点》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的观点。材料二与材料一对宋代的认识有何一致性?
(2)试从科技、文学、艺术、思想等角度,指出材料三中宋文化具有的“过渡性、义理性、务实性、普及性”特点的主要表现。
材料一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日本)宫崎市定《东洋近代史》
材料二该时期内(宋朝)制度和文化也有了重大发展。这一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外贸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量。……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中国首次出现了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非政治中心。
——(美国)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宋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活力,熠熠生辉。……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生存的宋文化,明显地具有过渡性、义理性、务实性、普及性、兼容性和整合性等特点。
——姚兆余《宋代文化的生存背景及其特点》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的观点。材料二与材料一对宋代的认识有何一致性?
(2)试从科技、文学、艺术、思想等角度,指出材料三中宋文化具有的“过渡性、义理性、务实性、普及性”特点的主要表现。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一时期的意大利人表现出一种毫无约束的利己主义。……但是,这种个人的发展并不是由于他自己的过错而发生在他的身上,而是更多地由于一种历史的必然。这种发展并不是只发生在意大利人的身上,而且也发生在欧洲的其他民族身上。
——刘耀春:《雅各布·布克哈特与意大利文艺复兴》
材料二 诚然在民主制下,人民似乎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政治自由并不在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应当经常悬于心目之中的是何谓独立,何谓自由。自由就是做一切法律许可的事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那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别的人都会同样有这个权利。
——摘自(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年)
材料三 这个世界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地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毫无约束的利己主义”的产生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启蒙思想家克服”毫无约束的利己主义”的主要手段?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材料一 这一时期的意大利人表现出一种毫无约束的利己主义。……但是,这种个人的发展并不是由于他自己的过错而发生在他的身上,而是更多地由于一种历史的必然。这种发展并不是只发生在意大利人的身上,而且也发生在欧洲的其他民族身上。
——刘耀春:《雅各布·布克哈特与意大利文艺复兴》
材料二 诚然在民主制下,人民似乎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政治自由并不在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应当经常悬于心目之中的是何谓独立,何谓自由。自由就是做一切法律许可的事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那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别的人都会同样有这个权利。
——摘自(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年)
材料三 这个世界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地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毫无约束的利己主义”的产生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启蒙思想家克服”毫无约束的利己主义”的主要手段?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2.单选题- (共12题)
3.
《汉书·董仲舒传》中说:“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由此可看出董仲舒主张
A.思想统一 |
B.三纲五常 |
C.君权神授 |
D.以刑辅德 |
5.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这段话是指
A.新航路的开辟 |
B.文艺复兴运动 |
C.启蒙运动 |
D.宗教改革运动 |
6.
人文主义在西欧经历了萌发、复兴和发展的历程。下列各项中,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特征的是
A.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
B.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 |
C.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
D.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
7.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
A.创造了许多新的宗教派别 |
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
C.提出了许多新的宗教观点 |
D.促进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播 |
8.
《十日谈》写的是10名佛罗伦萨男女青年,为逃避城内瘟疫暂居乡间,在乡间的十天里每天讲故事以消磨时光,共讲了100个故事。这些故事
A.充满人文主义思想 |
B.宣扬禁欲苦行 |
C.歌颂了教会高尚 |
D.否定宗教信仰 |
9.
英国史学家韦尔斯指出:“(文艺复兴)不是古典崇拜而是解放人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强调自由,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
B.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世幸福 |
C.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
D.美德即知识 |
10.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其历史作用的共同点
A.发展了人文主义 |
B.否定了宗教的作用 |
C.抨击了封建制度 |
D.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
11.
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形成许多新教教派,它们的共同之处包括
①拒绝了罗马教廷为基督教会当然领袖的传统
②否定了罗马教会独有的解释《圣经》的权力
③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
④使国家的主权和社会的稳定得到了加强
①拒绝了罗马教廷为基督教会当然领袖的传统
②否定了罗马教会独有的解释《圣经》的权力
③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
④使国家的主权和社会的稳定得到了加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2.
14~16世纪,欧洲天主教会的统治受到巨大冲击,冲击天主教会统治的因素有
①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的特权地位,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②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了文艺复兴
④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①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的特权地位,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②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了文艺复兴
④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3.
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与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经济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等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
A.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 B.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
C.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 D.“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 |
14.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技思想表述不准确的是( )
A.中国古代科学注重社会人文问题,忽视对自然的探索 |
B.中国古代思想宣扬唯物思想,不讲究天人合一 |
C.中国古代思想有合理的一面,又有不合理的一面 |
D.中国古代科学重视总结实践经验,忽视理论的概括和抽象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