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两组材料,概括宋代出现的文化现象。
(2)结合所学,分析宋代出现这些文化现象的原因。
材料一

材料二
经过朱熹的构建,一个庞大的以人的伦常秩序为本体的儒学体系得以建立。佛、道两教关于个体修炼与宇宙论、认识论的思想精粹被广为摄取入内。 ——何国松《中国文化简史》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1)根据两组材料,概括宋代出现的文化现象。
(2)结合所学,分析宋代出现这些文化现象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
——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1956年,中国组建0038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1号卫星)发射失败。
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1996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国际星7A”)失败。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1501—1840年的科技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6—2003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
材料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
时间 | 401—1000年 | 1001—1500年 | 1501—1840年 |
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 | 70% | 58% | 29% |
——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1956年,中国组建0038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1号卫星)发射失败。
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1996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国际星7A”)失败。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1501—1840年的科技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6—2003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当时的知识界受到及其强烈的震动和刺激。英国的“坚船利炮”,使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抛弃传统的夜郎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关心时局。清王朝失败给国家、民族带来的屈辱,使他们去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新思潮的萌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之“新”的表现有哪些?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下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了全面的进攻,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各种各样的“主义”传入中国,形形色色的思潮涌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思潮也开始在中国传播。
——《新文化运动》(历史必修三·人民出版社)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新”的含义?
材料三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概括新三民主义之“新”的内容。
材料一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当时的知识界受到及其强烈的震动和刺激。英国的“坚船利炮”,使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抛弃传统的夜郎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关心时局。清王朝失败给国家、民族带来的屈辱,使他们去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新思潮的萌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之“新”的表现有哪些?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下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了全面的进攻,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各种各样的“主义”传入中国,形形色色的思潮涌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思潮也开始在中国传播。
——《新文化运动》(历史必修三·人民出版社)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新”的含义?
材料三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概括新三民主义之“新”的内容。
2.单选题- (共21题)
7.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A.缺综合 |
B.多实验 |
C.重理论 |
D.少分析 |
8.
以下是1917—1921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出的推论是
| 介绍马克思主义 | 西方习俗礼仪 | 国事要闻 |
文章数量(篇) | 36 | 5 | 30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
B.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
C.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
D.《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
11.
“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
A.是林则徐所著,被魏源吸收借鉴 |
B.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
C.体现了放眼世界,了解西方的特点 |
D.产生后被中国民众广泛传阅 |
12.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将清代学风概括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光)咸(丰)以降之学新。”清代学风走向“新”的主要原因是
A.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 |
B.西学东渐注入新活力 |
C.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 |
D.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 |
14.
“(马克思)社会主义的理论,可大别为三部:一为过去的理论,就是他的历史论,也称社会组织进化论;二为关于现在的理论,就是他的经济论,也称资本主义的经济论;三为关于将来的理论,就是他的政策论,也称社会主义运动论,就是社会民主主义。离了他的特有的史观,去考他的社会主义,简直的是不可能”,此段论述最有可能先出自
A.陈独秀的著作 |
B.李大钊的著作 |
C.胡适的著作 |
D.鲁迅的著作 |
16.
《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仍然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是因为民主与科学是
A.救亡图存的时代需求 |
B.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 |
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
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
18.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为民主革命奋斗一生的指导思想。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三民主义
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 |
B.提出了推翻清政府明确反帝的要求 |
C.表达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要求 |
D.提出了解决土地问题的正确途径 |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局面,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下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表述有有误的是
A.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B.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
C.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伟大纲领 |
D.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
22.
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下列对新旧三民主义的共性表述正确的是
A.反封建专制建立民国 |
B.明确反帝以实现独立 |
C.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 |
D.谋求改善工农的生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