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阿克苏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1612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古代中国的经济以农耕为主,工商业经济发展步履维艰。到了近代,工商业经济在艰难的时局中缓慢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无论商王或周王室,都有大批商贾为之采购珍奇物品。如商王室设有“多贾”管理王室商业。……多贾还供献香酒,参与商王祭祀祖先的仪式:“丁已小雨,佑多贾以鬯(chàng,祭祀用的香酒)”……,可见多贾在王室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

材料二 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商周时代的商品经济不很发达,产生个体工商业者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尚不具备,工商业只能产生于都邑之中,依靠政权的力量管理和经营。

——张岂乏主编《中国历史•先秦》

材料三 末作奇巧(指商业手工业)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意为工商业一日之利,可供五日之需)。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仲《管子•治国》

材料四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A•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商和西周时期政府的商业政策,分析形成这种政策的原因。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政府的商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3)依据材料说明哪些因素阻碍了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2.
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   治主张。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2.单选题(共11题)

3.
有学者认为,唐宋社会“贫富贵贱,离而为四”:贵者未必富、富者未必贵、贫者未必贱、贱者未必贫,富、贵、贫、贱处于经常性的转化之中,其主要原因是
A.科举制推行
B.田制不立
C.商品经济发展
D.等级制度崩溃
4.
宋史专家赵宝珠认为,“……(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材料论述的是宋代的
A.街市B.市镇C.夜市D.草市
5.
《汉书·周勃传附子亚夫传》云:“亚夫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与钱。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怨而上变告子,事连污亚夫。”材料信息主要反映的是
A. 工官工场的产品不允许作为商品出售
B. 西汉极力压制民间商业发展
C. 工官工场产品技术水平最高
D. 工官工场以生产奢侈品为主
6.
“从中国经济史来看,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制度与材料中的观点相符合的是
A.闭关锁国
B.朝贡贸易
C.盐铁专卖
D.市坊制度
7.
《宋会要辑稿·职官》载:“绍兴十四年(1144年)‘九月提举福建路市舶楼璹言……欲乞依广南市舶司体例每年于遣发船舶之际,宴设诸国蕃商,以示朝廷招徕远人之意。从之。”这段材料说明
A.南宋政府对外贸易不计经济效益
B.南宋政府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
C.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南宋政府重视蕃商来华贸易
8.
据《唐律疏议》记载:“越……坊市垣篱者,杖七十。侵坏者,亦如之。”这反映了唐朝
A.出现了坊市混杂现象
B.政府实行严格的商业限制政策
C.长安城的坊市多是楼阁建筑
D.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制度
9.
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不断变化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
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
在教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
A.佛教文化渐趋中国本土化B.中外文化具有交融性
C.壁画艺术形式的多样化D.壁画的内容具有时代性
11.
四位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
①造纸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②印刷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者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④指南针——西欧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2.
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的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的主要原因是:
A.市民阶层兴起促使世俗文学的发展
B.八仙来自于民间
C.道教的广泛传播
D.商品经济的发展
13.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中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接受并传承的道德规范是
A.“仁”的思想
B.“礼”的思想
C.“有教无类”的思想
D.“为政以德”的思想

3.选择题(共5题)

14.

如图所示,图A为人体消化系统结构图,图B为人体呼吸系统结构图.请结合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blank#}1{#/blank#} (填写序号和名称)。

(2)图A中[②]{#blank#}2{#/blank#} 是食物与气体的共用通道。

(3)图A中标号[⑥]所示器官,除能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外,还能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人会患{#blank#}3{#/blank#} 。

(4)图B中,[6]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外界空气进入肺时依次经过的结构是{#blank#}4{#/blank#}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5)食物中的有机物、空气中的氧气分别经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再经血液循环运输给组织细胞,通过细胞的{#blank#}5{#/blank#} 作用把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blank#}6{#/blank#} 供给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并维持体温。

15.

如图所示,图A为人体消化系统结构图,图B为人体呼吸系统结构图.请结合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blank#}1{#/blank#} (填写序号和名称)。

(2)图A中[②]{#blank#}2{#/blank#} 是食物与气体的共用通道。

(3)图A中标号[⑥]所示器官,除能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外,还能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人会患{#blank#}3{#/blank#} 。

(4)图B中,[6]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外界空气进入肺时依次经过的结构是{#blank#}4{#/blank#}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5)食物中的有机物、空气中的氧气分别经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再经血液循环运输给组织细胞,通过细胞的{#blank#}5{#/blank#} 作用把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blank#}6{#/blank#} 供给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并维持体温。

16.

如图所示,图A为人体消化系统结构图,图B为人体呼吸系统结构图.请结合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blank#}1{#/blank#} (填写序号和名称)。

(2)图A中[②]{#blank#}2{#/blank#} 是食物与气体的共用通道。

(3)图A中标号[⑥]所示器官,除能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外,还能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人会患{#blank#}3{#/blank#} 。

(4)图B中,[6]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外界空气进入肺时依次经过的结构是{#blank#}4{#/blank#}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5)食物中的有机物、空气中的氧气分别经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再经血液循环运输给组织细胞,通过细胞的{#blank#}5{#/blank#} 作用把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blank#}6{#/blank#} 供给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并维持体温。

17.

我们泉州地区的华侨很多,平常人们常说的“下南洋”“过番”“过吕宋”所指的是到什么地方去(    )

18.

我们泉州地区的华侨很多,平常人们常说的“下南洋”“过番”“过吕宋”所指的是到什么地方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