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近代平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和罗马,而追求民权平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一生的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世圮,雅典民主制达到高峰,平等的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后来,平等观念随着罗马法的实施而传播开来。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进一步论迷道:“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惟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
(1)根据材树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的方式体现在哪里?概括材料一西塞罗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概括材料二中卢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指出,为了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天然禀赋”,卢梭在政治理论层面又作了怎样的探索?
(3)阅读材料三,对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您侧重于哪一种认识?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阐述。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材料一公元前5世圮,雅典民主制达到高峰,平等的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后来,平等观念随着罗马法的实施而传播开来。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进一步论迷道:“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惟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
——摘自西塞罗《论共和国》、王乐理《美德与国家》
材料二“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材料三孙中山一生奉行“天下为公”。“既知民为邦本,一国之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从组织兴中会起,就把“创立合众政府”悬为鹄的。同盟会成立后,他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其后又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参照传统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而成,以保障民权的落实。民国肇造,约法颁布,民权平等曙光初现,旋为复辟势力所断。直至晚年,他依然致力于三民主义的新生,认为法国革命的“平等”和“民权主义”相同。——据李华兴《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等整理
总结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它是顺应革命实践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产物;②它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1)根据材树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的方式体现在哪里?概括材料一西塞罗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概括材料二中卢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指出,为了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天然禀赋”,卢梭在政治理论层面又作了怎样的探索?
(3)阅读材料三,对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您侧重于哪一种认识?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阐述。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各学派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材料二、19世纪60—90年代,随着西方军事、经济、文化和政治力量在中国的急剧增长,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裂变,出现了试图在保存中国传统内核前提下的变革运动。……由于中国传统势力的极其强大,企图变革的、受到西方思想影响的士大夫阶层试图在“托古改制”的旗号下,悄悄进行一场融汇中国传统与近代西方思想的制度变革。1840年以来中国先进分子长期处于两难境地,他们一直试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调适点,但却屡屡失败,无从解决这个尖锐的时代矛盾
——高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教训》
材料三、从1978年算起……,我国曾有过两次思想大解放,一1978年,一篇署名文章打破“两个凡是”神话,拉开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的序幕。二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触动姓“社”姓“资”,导致了第二次思想大解放潮流的形成
——节选于《改革开放3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19世纪60—90年代中国先进分子试图“找到调适点”的核心主张及其所产生的重大社会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思想大解放的不同作用。
材料一、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各学派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材料二、19世纪60—90年代,随着西方军事、经济、文化和政治力量在中国的急剧增长,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裂变,出现了试图在保存中国传统内核前提下的变革运动。……由于中国传统势力的极其强大,企图变革的、受到西方思想影响的士大夫阶层试图在“托古改制”的旗号下,悄悄进行一场融汇中国传统与近代西方思想的制度变革。1840年以来中国先进分子长期处于两难境地,他们一直试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调适点,但却屡屡失败,无从解决这个尖锐的时代矛盾
——高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教训》
材料三、从1978年算起……,我国曾有过两次思想大解放,一1978年,一篇署名文章打破“两个凡是”神话,拉开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的序幕。二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触动姓“社”姓“资”,导致了第二次思想大解放潮流的形成
——节选于《改革开放3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19世纪60—90年代中国先进分子试图“找到调适点”的核心主张及其所产生的重大社会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思想大解放的不同作用。
3.
认真阅读下文
袁世凯小传
袁世凯于1859年9月16日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县。1881年参军。1882年到朝鲜平定军乱,因战斗立功被清廷任命为帮办朝鲜军务。甲午战争爆发前夕他回国,在辽东前线协助转运粮械。维新变法中,袁世凯亦是其中一员,他以一封万言条陈呈送皇帝,提出完整的改革纲领。同年12月,他入主天津小站,用西法编练中国首支新式陆军。1898年9月18日,谭嗣同秘访袁世凯,将“围园劫太后”的计划告知,并要求袁世凯帮助。袁世凯一面假意答应谭嗣同的要求,一面向清廷告密,导致了戊戌政变。1899年冬,袁世凯任山东巡抚。他认定义和团为“左道邪教”,全力镇压,使义和团在山东无法立足。1901年袁世凯创建山东大学堂(今山东大学)。1902年,他在保定编练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同时,他参与了废科举、督办新军、建学校、办工业等,筹划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自主建造的铁路——京张铁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任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南下镇压起义。袁世凯一面率军攻占汉口和汉阳,一面表达议和。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可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加紧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3月,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4年秋,日本以支持袁世凯做皇帝为条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5年5月9日,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了“二十一条”。1915年底,袁世凯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准备元旦登基,年号“洪宪”,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5年底,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护国运动,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取消帝制。孙中山等人继续反袁,不久,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
——根据《中国近代史》和百度网站有关资料编写
请你阅读《袁世凯小传》后,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袁世凯的看法以及你的历史学习心得。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袁世凯小传
袁世凯于1859年9月16日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县。1881年参军。1882年到朝鲜平定军乱,因战斗立功被清廷任命为帮办朝鲜军务。甲午战争爆发前夕他回国,在辽东前线协助转运粮械。维新变法中,袁世凯亦是其中一员,他以一封万言条陈呈送皇帝,提出完整的改革纲领。同年12月,他入主天津小站,用西法编练中国首支新式陆军。1898年9月18日,谭嗣同秘访袁世凯,将“围园劫太后”的计划告知,并要求袁世凯帮助。袁世凯一面假意答应谭嗣同的要求,一面向清廷告密,导致了戊戌政变。1899年冬,袁世凯任山东巡抚。他认定义和团为“左道邪教”,全力镇压,使义和团在山东无法立足。1901年袁世凯创建山东大学堂(今山东大学)。1902年,他在保定编练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同时,他参与了废科举、督办新军、建学校、办工业等,筹划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自主建造的铁路——京张铁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任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南下镇压起义。袁世凯一面率军攻占汉口和汉阳,一面表达议和。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可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加紧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3月,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4年秋,日本以支持袁世凯做皇帝为条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5年5月9日,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了“二十一条”。1915年底,袁世凯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准备元旦登基,年号“洪宪”,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5年底,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护国运动,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取消帝制。孙中山等人继续反袁,不久,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
——根据《中国近代史》和百度网站有关资料编写
请你阅读《袁世凯小传》后,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袁世凯的看法以及你的历史学习心得。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单选题- (共21题)
4.
历史学家钱乘旦说:“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这说明中国古代城市
A.商业发展无障碍 |
B.商人地位高 |
C.主要具有商业功能 |
D.主要具有政治功能 |
5.
17世纪和l8世纪初,西方人入迷地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但18世纪末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造成西方人对中国喜好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鸦片战争 |
B.工业革命 |
C.殖民扩张 |
D.启蒙运动 |
6.
19世纪20—30年代出现了“社会主义”、“人文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等词语。这些词语的出现反映了
A.工业化的发展 |
B.革命不断深入 |
C.思想文化多元化 |
D.资本主义走向衰落 |
7.
“从这个时代起,我国以及整个东方文明,逐渐从世界上领先的、繁荣的地位而转向落后与衰落,西欧则从这时逐渐超过了东方。”引文中的“这个时代”“这时”是指
A.12—13世纪 |
B.14—16世纪 |
C.17—18世纪 |
D.19—20世纪 |
8.
(题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高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高潮”都得益于
A.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 |
B.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
C.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地位高 |
D.商品经济发展和自然经济的解体 |
9.
***同志在中共八大期间曾表示:这次大会反映了人民的希望,建设工业。中国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搞了社会主义,如果不能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50年到100年的时光。这主要表明了***同志
A.多快好省的建设思想 |
B.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
C.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D.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
10.
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而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却指出:“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神州荡覆,宗社丘墟。”顾炎武认为( )
A.心学是对儒家思想的叛逆 |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C.心学泛滥导致明朝灭亡 | D.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
11.
智者学派运动被看作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其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则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普罗泰格拉的核心思想内容是
A.强调追求真理 |
B.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 |
C.尊崇理性,强调道德作用 |
D.提倡人性,强调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
12.
下表为近代某一思想与传统观念的比照表,据此判断该思想主张最可能是
| 近代某一思想 | 传统观念 |
权力来源 | “天赋人权”说 | 君权神授 |
权利主体 | 社会契约、人民主权 | 君权至上 |
经济政策 | 经济自由 | 重农抑商 |
人性 | 个性自由、个人自由 | “克己复礼”、“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 |
A.民主主义 |
B.自由主义 |
C.人文主义 |
D.理性主义 |
13.
宗教改革后,有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路德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早找到“德意志”的人,他将整个民族的嘴和心用德语这条线连在一起,使德国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之路。材料强调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最大意义在于
A.确立了王权高于教权的原则 |
B.推动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 |
C.直接推动了德意志的近代化 |
D.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
14.
在世界文明史上,唯独中国汉字一直沿用至今。“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下列对汉字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
B.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
C.既“音美”又“形美” |
D.由象形文字逐渐发展为表音文字 |
15.
郑板桥喜欢画兰。观察下幅郑板桥的兰画,它主要反映了郑板桥郑板桥的兰画画中题诗:东风昨夜发灵芽,一片青葱一片花。益植盆栽殊可笑,青山是我外婆家。


A.清华淡泊 |
B.桀骜不驯 |
C.物我两忘 |
D.高风亮节 |
18.
中微子是组成自然界的最基本的粒子之一。2015年10月6日,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以及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以表彰他们发现中微子振荡的现象从而证实了中微子有质量。为研究中微子最先奠定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
A.普朗克 |
B.爱因斯坦 |
C.玻尔 |
D.达尔文 |
19.
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亚里士多德开创以实验为依据的近代科学,牛顿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启蒙思想家提出自由、平等,这些科学家和思想家主要遵循的原则是
A.实验性 |
B.自然性 |
C.历史性 |
D.革命性 |
20.
1919年,鲁迅在小说《药》中写道,当时人们相信人血馒头能治好肺结核。华小栓得了肺结核后,其父亲用沾满鲜血的馒头给他治病,结果华小栓还是命丧黄泉。而人血馒头竟是由父亲从刑场上买来的革命烈士的鲜血做成的。这篇小说反映的时代病症是
A.迷信与麻木 |
B.痛苦与沉沦 |
C.病急乱投医 |
D.绝症与抗争 |
21.
梁启超说:“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既通,万国蒸蒸,日趋于上,大势相迫,非可阏制(注:控制)。”梁启超的这段话反映的思想有
①革命思想
②改革思想
③法治思想
④工业化思想
⑤全球化思想
⑥启蒙思想
①革命思想
②改革思想
③法治思想
④工业化思想
⑤全球化思想
⑥启蒙思想
A.①⑤⑥ |
B.②③⑤ |
C.②③④⑥ |
D.①③④⑤ |
22.
***说中国的发展道路不会改变,“我们…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一思想
A.缘于中美关系的全面缓和 |
B.缘于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
C.有利于改革开放 |
D.有利于和谐稳定 |
23.
孙中山曾说:“中国亦素自尊大,目无他国,习惯自然,遂成孤立之性,故从来若欲有改革,其采法惟有本国,其取资亦尽于本国而已,其外则无可取材借助之处。”孙中山这段话主要强调了
A.推翻传统文化和旧社会制度是近代社会进步的前提 |
B.中国社会封闭保守,对西方文化的吸纳和借鉴不足 |
C.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应挖掘自身资源改良政治 |
D.中西方文化实质上多相通之处,应该吸取二者共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