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西吉安一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606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6/2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的处境?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题
材料一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三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窥伺我何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推行这种海外贸易政策的根本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述政策的消极后果。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博览会。恩格斯说:“不列颠的贸易达到了神话般的规模,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巩固:新的冶炼厂和新的纺织厂大批出现,到处都是新建立的工业部门。”
材料二: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的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愈来愈大企业的过程中进行得非常迅速。现代工业调查提供说明这一过程的最完备最确切的材料。例如法国……不到百分之一的企业,竟占有总数之三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

——列宁语

材料三:英国在印度以……等形式,每年从印度人那里拿走大量的东西,他们不付任何代价地从印度人那里拿走的东西——不包括每年在印度境内攫为己有的在内,即仅仅使印度人被迫每年无偿地送往英国的商品价值,就超过六千万农业和工业劳动的收入的总和!这是残酷的敲骨吸髓的过程!

——马克思语

材料四:“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社会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历史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19世纪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次重大事件。
(2)据所学知识说明在两次事件后殖民扩张在经济上的主要特点有何不同。
(3)依据材料三、四,客观地评述西方殖民主义带来的后果。

2.单选题(共20题)

4.
明洪武二十八年规定,凡洪武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的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若有司增科扰害者罪之”。这些措施(  )
A.鼓励垦荒,扩大播种面积B.可以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
C.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D.降低赋税,减轻农民负担
5.
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漕渠
C.都江堰
D.白渠
6.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7.
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A.玉米等作物传入我国
B.苏湖熟,天下足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8.
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高超,咏“瓷”诗句众多。如:“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矛斋也可怜。”诗中的“越窑”和“大邑”分别以生产什么瓷器出名?
A.青瓷、粉彩瓷器
B.粉彩瓷器、白瓷
C.青瓷、白瓷
D.白瓷、青瓷
9.
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在其《广阳杂记》中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据此可知清初
A.已形成统一国内市场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C.工商业市镇繁荣发展D.苏州是江南经济中心
10.
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诏曰:“民铸铜为佛像、浮图及人物之无用者禁之,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宋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社会奢靡风气的蔓延B.限制民间资本市场的流通
C.扩大本土宗教的社会影响D.保障金属货币的市场存量
11.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主要反映了小农经济的哪一特点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脆弱性
D.连续性
12.
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
A.贸易范围的扩大
B.商业资本的发展
C.航路中心的改变
D.商品种类的增多
13.
三角航程持续了数百年,虽然其间充斥着奴隶贸易的血腥,但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表现为
A.开始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贸易
B.刺激了美洲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畸形发展
C.欧洲的剩余资本得以大量输出
D.进一步促进了三大洲的商品流通
14.
1839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指出:“我们调查发现,大面积的犯罪,其根源在于财产问题,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任何可考虑到的抢劫财物的犯罪,其根源在于万恶的贫困和匮乏。”有历史学家说,19世纪上半叶英格兰是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导致当时英国犯罪率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A.拜金主义盛行B.工业革命迅速推进
C.法律制度不健全D.城市化进程加速
15.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
A.亚非拉地区的工业飞速发展
B.促成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16.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致力于降低汽车的成本,实行了流水线作业。流水线的使用引发了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使得原来需要花12小时28分钟的汽车底盘组装时间缩短至1小时33分钟。他于1908年推出第一辆“平民汽车”。下列对流水线作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流水线作业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价格
B.流水线作业不能从根本上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
C.从此工厂开始取代工场,成为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
D.流水线作业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是社会的进步
17.
经过两个世纪的争夺,英国最终战胜了法国,在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这场争夺从实质上反映了
A.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B.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
C.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胜利D.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18.
1912年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所幸有600多人获救。
这是因为当时运用了(  )
A.雷达技术B.纳米技术
C.无线电技术D.通讯卫星技术
19.
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D.各国间交往密切
20.
下列对《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数额单位:万两所含信息的合理解读有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100%
 
注: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其中关税1841年约420万两;1887年2054万两;1911年3617万两。
①农业税数额变化不大但比重迅速下降,小农经济逐步解体
②税收主体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程度的逐步加深
③洋务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并发展,工商杂税收入上升
④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外贸易发展使关税增加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1.
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D.耶松船厂
22.
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已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町以说已经开始了。”与这段话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D.中国的四大发明
23.
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3.选择题(共4题)

24.红细胞中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的,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O2右CO2,可选用猪、牛、羊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25.下边漫画反映的现象启示我们

老板迷信招工 属相都要是猪
26.下边漫画反映的现象启示我们

老板迷信招工 属相都要是猪
27.凤凰古城从2013年4月10日起开始收取148元的门票,而此前游客可免费进入古城,这项举措影响了大家来凤凰古城游玩的积极性。这说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