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检测:第四单元测评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6001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9/4

1.单选题(共5题)

1.
明代有的徽商经营商业致富,但仍然要“治甫田以待岁,凿洿池以待网罟,灌园以待瓜蔬,滕腊饔飧,不外索而足”。材料主要说明有的徽商
A.有自给自足的观念
B.积极开发农村市场
C.以农业为发展基础
D.改变了旧经营方式
2.
下表是雍正、乾隆年间人均土地占有量统计表,据此可知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27355462
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102750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208095796
3.56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耕地面积逐步较少
C.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D.重农抑商的重要性
3.
隆庆年间(1567—1572),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情,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由此可以看出
A. 明廷严格执行海禁政策
B. 明廷一度实行开禁政策
C. 明朝商业繁荣
D. 明朝对外贸易发达
4.
(题文)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5.
京剧研究学者刘老君在《浅谈京剧的发展——京剧与城市的关系》一文中认为“戏剧与城市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城市具有最先进的有关戏则发展的各种理念和资源。”这说明京剧产生的重要前提是
A.各地商人纷纷在北京建立会馆
B.北京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C.北京地区的贵族、官员十分多
D.四大徽班相继到北京汇报演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