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14至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进入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怀疑缘于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围绕大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
材料二:文艺复兴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地区的影响是航海……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城里看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只是先行者,很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
材料四: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美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一一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行抵美洲纪念活动。
(2)依据材料二,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文艺复兴与“新大陆的发现”有什么关系。
(3)依据材料三,说明1500—1760年的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
(4)材料四中,“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5)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推动近代欧洲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怀疑缘于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围绕大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
材料二:文艺复兴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地区的影响是航海……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城里看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只是先行者,很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760年前后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材料四: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美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一一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行抵美洲纪念活动。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1)材料一中提到的“新大陆的发现”与哪一事件有关?依据材料一说明该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2)依据材料二,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文艺复兴与“新大陆的发现”有什么关系。
(3)依据材料三,说明1500—1760年的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
(4)材料四中,“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5)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推动近代欧洲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珍妮纺纱机 图二:蒸汽机车
(1)分别写出图一、图二中机器的发明者。
材料二:英国国民经济结构变化表
(2)材料二表明英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材料三:变革并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一种能大大提高效率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整个英国仿佛形成了一个被源源不断的力量推动着高速运转的链条。
材料四: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进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甚至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4)阅读材料四,从正反两方面谈谈工业化带来的影响。
材料一:


图一:珍妮纺纱机 图二:蒸汽机车
(1)分别写出图一、图二中机器的发明者。
材料二:英国国民经济结构变化表
年份 | 所占比例(农业) | 所占比例(工业) |
1770年 | 40% | 16% |
1821年 | 24% | 31% |
(2)材料二表明英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材料三:变革并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一种能大大提高效率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整个英国仿佛形成了一个被源源不断的力量推动着高速运转的链条。
——《大国崛起》英国篇
(3)材料三中“一种能大大提高效率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指的是什么?材料四: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进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甚至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4)阅读材料四,从正反两方面谈谈工业化带来的影响。
3.
革命或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种重要方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 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09 年 2 月 12 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 200 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
材料三 俄国 1861 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材料四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 ……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 ……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1 )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 18 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2 ) 材料二中,奥巴马特别感激林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 依据俄国 1861 年改革的有关内容,分别指出材料三中两种认识的基本依据。
(4 ) 材料四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5 ) 美、日两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 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09 年 2 月 12 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 200 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
材料三 俄国 1861 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材料四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 ……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 ……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1 )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 18 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2 ) 材料二中,奥巴马特别感激林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 依据俄国 1861 年改革的有关内容,分别指出材料三中两种认识的基本依据。
(4 ) 材料四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5 ) 美、日两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23题)
4.
在现代历史中,元首这一称谓演变为主权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元首”一词最早用于罗马帝国的建立者。那么历史上第一位“元首”应该是
A.查士丁尼 |
B.克洛维 |
C.屋大维 |
D.查理曼 |
5.
吉米是公元前1500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家财万贯,他有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你认为他的哪个愿望不可能实现
A.弃商从政,做一个官吏 |
B.到当时的首都华氏城买一个高级住宅 |
C.赚更多的钱 |
D.以后儿孙满堂 |
7.
“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材料中的信息表明,“第一次变革”使俄国
A.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 B.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
C.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 D.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
8.
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完成开辟新航路,最先进行“三角贸易” |
B.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
C.通过“宪章运动”,工人率先取得普选权 |
D.确立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强国 |
9.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加里斯特·琼斯在评述一本书时说:“(这本书)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世界经济朝这个或那个方向发展,所有这些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任何其他文献都没有这个力量。”材料中“这本书”指的是
A.《共产党宣言》 |
B.《人权宣言》 |
C.《物种起源》 |
D.《战争与和平》 |
12.
在1888年9月12日的德国报纸上,有这样一段描述:“星期六下午,人们怀着惊奇的目光看到一辆三轮马车在街上行走,前边没有马,也没有辕杆,车上只有一个男人,马车在自己行走,大街上的人们都惊奇万分。”请判断车上的男人可能是
A.斯蒂芬森 |
B.卡尔·本茨 |
C.莱特兄弟 |
D.牛顿 |
13.
1872年伊藤博文在《奉命使节要点》中写道:“以我东洋诸国现行之政治风俗,不足以使我国尽善尽美。而欧洲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教育、营生守产,皆超绝东洋。由之,移开明之风于我国,将使我国民迅速进步至同等化域。”这一观点
A.彻底否定东方国家的政治体制 |
B.主张日本全盘照搬西方的社会制度 |
C.主张日本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文明 |
D.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天皇统治 |
17.
九年级某班一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列出如下表格,请判定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主题 | | ||
国家 | 英国 | 法国 | 美国 |
时间 | 1640—1689 | 1789—1794 | 11775—1783 |
人物 | 克伦威尔 | 罗伯斯比尔 | 华盛顿 |
文献 | 《权利法案》 | 《人权宣言》 | 《独立宣言》 |
A.走向一体的世界 |
B.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 |
C.工业革命的浪潮 |
D.被压迫民族的新觉醒 |
19.
下表为两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据下表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其特点是
①美国和德国成果突出 ②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
③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 ④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方式
时间 | 发明者 | 国家 | 发 明 成 果 |
1782年 | 瓦特 | 英国 | 改进蒸汽机 |
1825年 | 史蒂芬孙 | 英国 | 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
1866 年 | 西门子 | 德国 | 发电机 |
1876 年 | 贝尔 | 美国 | 电话机 |
1882年 | 爱迪生 | 美国 | 开设发电厂 |
1885年 | 卡尔·本茨 | 德国 | 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试制成功 |
1903年 | 莱特兄弟 | 美国 | 飞机 |
①美国和德国成果突出 ②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
③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 ④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方式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0.
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讲述19世纪70年代一位英国绅士福克在八十天完成环球航行的有趣故事。你认为在此书中,福克完成此航行,最可能乘坐交通工具有
①火车 ②轮船 ③汽车 ④飞机
①火车 ②轮船 ③汽车 ④飞机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21.
下图是1858年英国著名的幽默杂志《笨拙周刊》刊登的反映泰晤士河的一幅漫画,题为“沉默的强盗”。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该图的立意是( )


A.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大力对外扩张,成为海上强盗 |
B.社会秩序混乱,泰晤士河上强盗频繁出没 |
C.泰晤士河的航运业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
D.环境污染已经威胁到人们生存,希望引起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
22.
1948~1984年,美国曾开展过四次“美国人心中最伟大的总统”的评选活动,评选结果排在第一位的始终是林肯。这是因为林肯( )
①领导美国人民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
②废除了黑奴制度,使黑人获得了自由③颁布《独立宣言》,宣布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④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
①领导美国人民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
②废除了黑奴制度,使黑人获得了自由③颁布《独立宣言》,宣布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④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3.
下列言论可能出自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之口的是
A.“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 |
B.“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
C.“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和一半自由的状况” |
D.“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
24.
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重要措施有
①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奴隶制
②废除农奴制,地主不得买卖农民(农奴)
③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发展近代工业
④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①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奴隶制
②废除农奴制,地主不得买卖农民(农奴)
③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发展近代工业
④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25.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发并实施《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1863年,林肯政府开始实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者相同的历史作用是()
①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都消除了种族之间的矛盾
③都改变了国家的社会性质
④都解放了劳动力
①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都消除了种族之间的矛盾
③都改变了国家的社会性质
④都解放了劳动力
A.①②④ | B.①④ | C.①③④ | D.②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