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 古代商业的展(测试)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595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3/5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的对外贸易范围更加广泛,政府的政策也更加开明,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所以唐朝时期吸引了波斯、阿拉伯商人前来贸易,“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中国商人的足迹也远达非洲和欧洲许多地区。
——摘编自杨晓璐《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综述》
材料二 丝绸之路在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唐朝的西部疆域超过了汉朝,设置安西四镇,驻兵防守,由安西都护府管辖……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高宗至玄宗时期,从事国际商贸的粟特人,长期操纵着丝绸之路的转运贸易。他们不仅在经济交流而且在文化交流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历史上,中国的丝绸、陶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这些传统的商品至今依然在海上丝绸之路广袤的沿线上焕发着新春。
——摘编自百度百科《丝绸之路》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两朝是史家津津乐道的中国城市发展的黄金时期,雄伟的长安城内外三重城墙,周回八十余里,相当于今天西安城的九倍还多。宫殿、官署都被围在宫城和皇城的高墙之中,坊区排列纵横有序,被南北十四条大街和东西十一条大街分割成棋盘状,市区则被固定在东西两区,有墙隔断,与坊区分开。按规定,坊区是居住区,市区为商业区,一切商业活动都规定在市区进行。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城墙》
材料二 江南地区自唐宋时代开始逐渐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明中叶以后,当地传统市镇的军事及行政机能渐趋退化,商业机能日渐凸现,其规模和数量远超过宋代。至盛清时代,市镇经济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市镇和农村之间逐渐形成一种生产与贸易的连锁体,构成市镇网络。
——《明清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史研究概说》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唐时期长安城的布局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单选题(共11题)

3.
宋代出现了“交子”。“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据此可知“交子”
A.具有一定“防伪”功能
B.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C.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
D.源于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
4.
《尚书·酒诰》记载:“殷民‘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这说明
A.商业开始出现
B.长途贩运的经商风在商朝盛行
C.商代已有职业化的商人
D.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5.
经考古证实,西汉长安城周长25公里多,城内有8条主要大街,其中贯穿南北的一条大街长达5公里多,整个街面宽约50米,而从事商业交易的有九个市,商业店铺,鳞次栉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市的发展已突破政府管辖
B.商业繁荣与城市相联系
C.当时实行严格的抑商政策
D.长安城以经济职能为主
6.
杜佑《通典》记载,唐开元年间,当时“天下无贵物,长安和洛阳的米价每斗不过二十文,面粉每斗三十文,绢每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可见当时
A.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B.经济进步推动商业繁荣
C.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D.国内长途贸易兴盛
7.
元朝时,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的是
A.扬州
B.广州
C.泉州
D.上海
8.
据记载,宋代东京汴梁宣德楼南边一条“车驾出入”的御街及其两边的御廊,也“许市人买卖于其问”。这反映了
A.市场规划混乱
B.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C.中央集权削弱
D.城市防御功能增强
9.
扬州是古运河的交通枢纽,在唐代“雄富冠天下”,时称“扬一益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交子”广泛使用
B. 坊市界限严格
C. 商业发展繁荣
D. 商帮活动频繁
10.
唐诗云:“江春铺网阔,市晚鬻蔬迟。……夜船归草市,春步上茶山。寨将来相问,儿童竞启关。”这反映出
A. 草市中有夜市
B. 江南市镇兴起
C. 村寨出现草市
D. 专业市场出现
11.
一些商人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自发组成了既“亲密”又松散的商人群体——商帮。这些商帮主要活跃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12.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乃反,市罢,遂不得履。材料中的“市”
A.体现了草市的特点
B.主要商品是农产品
C.与坊的界限被打破
D.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13.
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