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在中国封建社会,小农善于经营,可以“累其赢余,益市田数亩”,上升为自耕农或小地主,小地主经营得法,也能上升为大地主。不善经营,大地主也会下降为小地主,小地主破产为自耕农,乃至佃农,及身无立锥之地。这说明
A.小农经济具有不稳定特征 |
B.土地兼并是瓦解等级社会的重要手段 |
C.封建经济内隐存竞争要素 |
D.封建社会土地耕作面积并未显著增加 |
2.
《荀子·解蔽》记载:“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贾(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管理)三官(三种职业)。曰:精于道者也.精于物者也。”这一记载折射出先秦时期
A.工商食官制度不利于经济发展 |
B.农耕文明时代农业地位高 |
C.道家思想被用于经济管理之中 |
D.政府重视对工商业的管理 |
3.
下面是出土于河北邯郸的汉代铜酒樽及铭文摹本。铭文是“建武二十三年径梦元47年),蜀郡西工造乘舆(帝王的车舆)大爵酒樽,内者室,铜工堂、金银涂章、文工循、造工业,护工卒史挥、长汇、守垂沉、椽习、令史惜主”。据此可知,此铜酒樽


A.是农副业的产物 |
B.铭文字体为小篆 |
C.由官营作坊制造 |
D.适应了市场需求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