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文综(B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587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材料一 明中叶以后,人口增多,消费、生产均随之增加,国内市场不断扩大。对地区性的特产需求的增加,导致这些特产产量上升,这些产品的地区性分工加强,又会导致区域间贸易的兴盛。
晋帮之兴,当远溯明代,明廷为了供应九边军粮.以盐引(贩盐许可证)为报酬,招募商户运粮到边塞,供应军队。晋商在长城下租田耕种粮食,就地缴纳军粮,省了运费,赚了盐引的厚利。晋商以此为资本,发展起来。

——许倬云《万古江河》


图晋商主要经商路线
(1)结合以上图文材料和所学析晋商兴起的原因。
2.
   读下图和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官。

——《史记•平准书》

(1)材料一四幅图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存在过的哪几种经济形式?
(2)说说图一所示的经济形式的特点?鸦片战争后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三体现了我国古代统治者什么经济政策?

2.单选题(共10题)

3.
下面是建国以来考古发掘的两汉时期铁质犁具、起土农具范出土情况(部分)。据此可以得出的史实是,两汉时期
A.已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
B.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确立
C.南方农业经济较为落后
D.冶铁业以农具生产为主
4.
明朝时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本质特征是
A.进行商品生产
B.使用手工业机械进行集中劳动
C.雇佣劳动关系
D.商人投入资金控制手工业生产
5.
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B.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C.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
D.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丝
6.
唐朝时期发明的水力灌溉工具是________。
A.翻车
B.筒车
C.水排
D.桔槔
7.
东汉时期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是_________。
A.翻车
B.筒车
C.水排
D.桔槔
8.
个体农耕的小农经济取代集体耕作的井田制,根本原因是_______。
A.生产力的进步
B.各国的税制改革
C.诸侯争霸的需要
D.民众的抗争
9.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描述鸦片战争后的社会情景“洋布、洋纱、洋花边等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这种情景说明
A.西方商品涌入冲击自然经济
B.中国工业崛起抵制西方侵略
C.洋务运动推动民族工业繁荣
D.资本输出终止中国工业步伐
10.
下表反映了1912—1921年我国民族工业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A.轻工业发展较慢
B.地区分布失衡
C.重工业发展较快
D.工业结构比例失调
11.
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等人大量购买外国装备来搞中国国防。原因有二:一是采购大吃回扣……二是人力成本高……很多有关系的中国人想方设法挤进“有钱途”的洋务单位,吃拿卡要。由此可见
A.封建官僚管理体制弊端明显
B.洋务运动实际上被外国控制
C.洋务派借自强之名中饱私囊
D.当时中国没有建立军工企业
12.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歌曲中“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指的是
A.中共十四大
B.邓小平南方谈话
C.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