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587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9

1.综合题(共2题)

1.
法国人有句谚语:没有参观过凡尔赛宫,就不算真正到过法国。凡尔赛宫就像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见证了法国历史的变迁。下面让我们走进凡尔赛宫,感受其中浓浓的历史气息。
场景一:凡尔赛花园中的雕像

走进凡尔赛宫大门,我们来到了一座美丽的花园,花园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些精美绝伦的雕塑作品(上图),这些雕塑是18世纪初凡尔赛宫建成之时,受到欧洲某思想文化运动影响而出现的。
(1)这种崇尚古希腊罗马的美学观,强调人体之美的思想文化运动指的是什么?它的思想核心是什么?请写出一位该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场景二:凡尔赛宫中的画像

走入凡尔赛宫,在大厅的墙壁上挂着这样一幅画像(上图)。他曾经是凡尔赛宫第三位主人——法国的国王。在他的日记中写道:“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他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但是,第二天早晨他发现宫内大臣们一片慌乱。他困惑地问:“怎么,造反啦?”大臣却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
(2)这位国王是谁?他经历的“一场革命”是指什么革命?这场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场景三:一把有“N”字的椅子

来到凡尔赛宫的国王大厅,我们看到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加冕的油画,在油画前边摆放着一把装饰华丽的座椅(上图),据说这是油画中皇帝的座椅,椅子上的“N”字是其典型标志。
同行的小伙伴说:“这位皇帝就是克伦威尔,他带领法国人民镇压了王党叛乱,打退了反法联军的入侵,并加冕称帝。他颁布的《人权宣言》成为了欧洲其他国家制定相应法律的蓝本。他一生取得了无数辉煌的战绩,最终却在1812年入侵英国的战争中惨败,帝国由极盛走向毁灭。”
(3)这位小伙伴的介绍词中,有3处错误,请帮助他改正过来。
改正1  
改正2  
改正3  
场景四:凡尔赛宫最奢华的大厅——镜厅(图一)

材料一 在镜厅签署了影响世界的文件

材料二 法国元帅福煦在看到上述文件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4)20世纪初在这座大厅中,曾经召开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国际会议(图二),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介绍一下这次会议的情况。(要求写出会议具体时间,会议名称,主导会议的国家,会议签署的文件名称。)
(5)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年后的战争是指什么?请你说说为什么福煦元帅会认为20年后会爆发新的战争?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
时间
航海家
到达地点
1487年
迪亚士
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1492年
哥伦布
 
1497年
达·伽马
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
1519年
 
客死菲律宾;其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1)请结合所学,将材料一中的表格补充完整。
材料二  16世纪以后,世界商业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曾经位于文明边缘的民族,突然发现自己处于世界文明变化的中心,因而更加发奋图强。
材料三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新航路开辟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四 从17世纪初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东海岸建立起13个殖民地。此后,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来到北美,北美殖民地发展起来。然而英国殖民当局却竭力遏制殖民地经济的自由发展,压迫当地人民。一声枪响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一位领袖领导大陆军与英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一纸宣言向世界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3)材料四中的“一声枪响”“一位领袖”“一纸宣言”分别指的是什么?

2.选择题(共27题)

3.
假如你乘上“时光穿梭机”,来到了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城邦,你将能够看到
A.雅典女子在公民大会上发言,竞选执政官
B.外邦奴隶依据陶片放逐法,放逐危害城邦的人
C.雅典男孩从7岁起就过集体生活,受严格的军事训练
D.雅典公民通过抽签成为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
4.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  ②穆罕默德病逝
③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     ④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
A.④③①②B.④③②①C.③①④②D.①②③④
5.
公元前4世纪,大败希腊联军,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两河流域,灭掉波斯,远驰印度,定都于巴比伦,并把自己的名字永久留在埃及的人是
A.凯撒B.屋大维C.亚历山大大帝D.查理大帝
6.
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最后,盛极一时的拜占庭帝国湮灭于__________的扩张之中。
A.波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法兰克王国D.奥斯曼土耳其
7.
公元8世纪,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均由某帝国传播到欧洲,该帝国是
A.波斯帝国B.罗马帝国C.法兰克王国D.阿拉伯帝国
8.
某同学希望了解古代希腊文化,你为他推荐的书籍是
    ②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9.
《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更为重大”指的是(    )
①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②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度 
③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④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0.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为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是政治权利的获得。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土地所有权
B.投票选举权
C.城市自治权
D.自由贸易权
11.
有史学家说:“__________不是罗马一城的历史,也不是意大利的历史,而是当时地中海地区史。”横线处应填入
A.罗马城邦
B.罗马共和国
C.罗马帝国
D.西罗马帝国
12.
某同学计划前往某国参加游学活动,该国文明发源于尼罗河畔。他需要准备哪种货币(  )
A.B.
C.D.
13.
某同学对欧洲大学的起源非常感兴趣,他整理了如下资料卡片:资料反映了
A.基督教会占有大量土地
B.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C.教皇权力凌驾于国王之上
D.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14.
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条条大路通罗马”
C.“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D.“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15.
观察《英国蒸汽动力源装机容量统计表》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
16.
某同学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他在搜索引擎输入如下关键词:

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人物是(  )
A.查理一世B.罗伯斯庇尔C.伊达尔戈D.卢维杜尔
17.
《剑桥欧洲经济史》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反映了
A.工业化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B.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
C.工业化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
D.工业革命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18.
下图是某部法律文献内容的摘录。据此判断,该部法律文献是
A.《民法典》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权利法案》
19.
某校的“历史名人墙”上有一位历史人物的简介(如下图)。这位人物是
A.罗伯斯庇尔
B.卡尔·本茨
C.卡尔·马克思
D.欧仁·鲍狄埃
20.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第一次伟大尝试的是
A.宪章运动B.光荣革命C.巴黎公社D.印度民族大起义
21.
林肯在信中写道:“50,000名武装且受训的黑人士兵出现在密西西比河岸上,将能够立刻终结叛乱。”这封信写于
A.大陆军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时期B.林肯竞选总统时期
C.南方叛军挑起内战初期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签署后
22.
《日本帝国的兴亡》一书中指出:“(明治)政府投资兵库造船所81万日元,出售价格18万元;政府投资釜石铁矿237万元,出售价格仅1万多元。”明治政府这么做的原因是
A.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B.严重赤字,被迫低价抛售
C.大力发展教育D.发展军备,积极备战
23.
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迅速赶上并超过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这一时期美国的科技成就包括
  ②     ③   ④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4.
下图体现的是哪一科学理论
A.相对论
B.神创论
C.万有引力定律
D.生物进化论
25.
1929-1933年,许多国家都生了一场“大病”。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29年首先发病的是美国,随后病毒迅速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B.面对“病人”美国,“主治医生”罗斯福开出的药方是“新政”
C.“新政”的药方,彻底治愈了美国的病症,类似病症在美国不再复发
D.面对“病人”德国,“医生”希特勒的“药方”是建立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26.
历史漫画往往能够生动地反映历史。下图漫画中形象地反映了苏台德地区被割占的情况,做出了这个决定的会议是
A.华盛顿会议
B.慕尼黑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万隆会议
27.
《马骏细解二战谜中谜》中写道:“(1940年)5月24日,古德里安上将集结好进攻用的坦克群,准备给英法联军最后一击,但是,中午12时37分,他突然接到了希特勒的命令:就地停止前进,撤回先头部队……48小时的时间,让几十万英法联军有了绝好的逃生机会。”书中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闪击波兰B.敦刻尔克撤退C.不列颠战役D.诺曼底登陆
28.
下图是1942年的海报《绞死希特勒》,海报中的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三个主要国家,它们是
A.美国、英国、法国
B.英国、法国、苏联
C.美国、英国、苏联
D.美国、法国、苏联
29.
导致出现下图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二战后欧洲主要国家GDP增长情况图(单位:亿美元)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B.马歇尔计划的扶持
C.战后世界秩序的和平稳定D.西欧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