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各地销售,赚取丰厚利润。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材料二 18世纪,英国兴起技术革新和产业重组的浪潮。工业革命由此展开,不仅在空间上逐渐扩散,而且波澜起伏、连续不断。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改变了整个世界。
材料三 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有何影响?
(2)材料二英国工业革命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它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3)据材料三,各举一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工具”及“电信工具”方面的成就。
(4)分别简述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主要影响。
材料一 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各地销售,赚取丰厚利润。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材料二 18世纪,英国兴起技术革新和产业重组的浪潮。工业革命由此展开,不仅在空间上逐渐扩散,而且波澜起伏、连续不断。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改变了整个世界。
材料三 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有何影响?
(2)材料二英国工业革命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它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3)据材料三,各举一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工具”及“电信工具”方面的成就。
(4)分别简述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主要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2)请列举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及民用工业各2个。
(3)结合所学,你对这场运动有何评价?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发’指大平军、‘捻’指捻军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抵抗外国侵略)——曾国藩
(1)材料表述的是中国近代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2)请列举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及民用工业各2个。
(3)结合所学,你对这场运动有何评价?
2.单选题- (共26题)
3.
我国古代“以家庭或家族为组成单位,在小土地分散式经营中,形成一种特定的生产与生活格局”。这种“格局”
A.形成于我国商周时期 |
B.得益于井田制的推行 |
C.呈现自给自足的特征 |
D.体现生产者生活富足 |
4.
元末,张士诚、方国珍与朱元璋争夺天下失败,但余部逃亡海上,继续与明朝为敌,而且还与日本海盗相勾结,共同反明。针对这一情况,朱元璋说:“朕以海道可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据此可知,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
A.海疆不靖带来的政治威胁 |
B.封建自然经济心态下产物 |
C.重农抑商狭隘思想的体现 |
D.西方殖民势力的不断骚扰 |
5.
秦朝时期,秦始皇明令将“贾人”与“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逋亡人、赘婿”等归为同类,并将他们充征(服徭役)或戍边。这反映了秦代
A.劳动力极其缺乏 |
B.社会等级森严 |
C.徭役比较繁重 |
D.厉行抑商政策 |
8.
有学者将中国古代“城”和“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最早出现“城区即市区”的是
A.秦朝咸阳 |
B.唐朝长安 |
C.宋朝东京 |
D.明朝苏州 |
11.
西汉贡禹上书称:“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材料反映汉代官营手工业
A.规模庞大,不计成本 |
B.高效运行,管理严格 |
C.分工细致,技艺精湛 |
D.产品精美,面向市场 |
12.
“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活价值观的变革 |
B.工业革命后中产阶级掌握了议会大权 |
C.工业革命推动传统节日退出历史舞台 |
D.大机器生产带来了人们精神的异化 |
13.
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随之而来,并改变了整个世界。下列不属于殖民扩张带来的影响的是
A.提供资本的原始积累 |
B.给殖民地造成了极大灾难 |
C.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 |
D.首次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 |
14.
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有一位航海家坚信地圆说,他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多次横渡大西洋向西航行,虽然没有到达他梦想中的亚洲,但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这位航海家是
A.迪亚士 |
B.达.伽马 |
C.哥伦布 |
D.麦哲伦 |
15.
有学者认为,15、16世纪世界首次出现了“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
C.殖民战争被经济贸易活动取代 |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
17.
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
A.城市化进展显著 |
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 |
C.工业化开始启动 |
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 |
18.
众所周知,欧洲著名城市首先出现在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也最早萌发于地中海沿岸然而,到了18世纪中期,远在大西洋的英国却成为资本主义霸主,这主要因为
A.英国地理位置优越 |
B.英国注重财富的转化 |
C.意大利的文化传统 |
D.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
20.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写道:“1500年以后,(欧洲)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了,而实业阶级却发了大财,正像经济危机时代的暴发之徒经常所做的那样。”这主要是由于
A.价格革命的发生 |
B.东方商品的输入 |
C.经济危机的爆发 |
D.资产阶级的剥削 |
23.
早婚是古代社会的一种风尚,城乡皆然。清末民初,上海等大都市出现了婚龄推迟的现象。20世纪20年代末以后,农村传统的早婚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这反映了
A.妇女地位提高 |
B.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和程度的不均衡 |
C.清政府推动社会习俗变革 |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
24.
当你看到有关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始来牟机器磨坊等企业的资料时,你会联想到的历史学习内容是
A.列强开始在中国投资办厂 |
B.农工商总局的成立 |
C.清政府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25.
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对这一谕令理解不准确的是
A.表明清政府放弃君主专制,走资本主义道路 |
B.其目的是扩大税源,缓解财政危机 |
C.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D.为缓解统治危机,被迫作出政策调整 |
26.
1927—1936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A.摆脱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
B.民族工业的资金、技术实力与外国企业不相上下 |
C.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
D.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 |
27.
1956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下列有关中共八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起来的新形势下召开 |
B.它正确地分析了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
C.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
D.八大确定的路线被长期坚持下来 |
28.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材料说明我国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
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
D.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