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出了多元的政治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1)材料一中“我们”指的是哪个城市国家(即城邦)?奴隶主民主政治在谁统治时期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这一时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材料二:石柱上面镌刻了282条法典条文,这些条文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材料二中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么?这部法典是哪个古代国家的哪位国王制定的?它是用什么文字刻写的?
材料三:“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过国会准许皆为非法”。
——《世界通史资料选择•近代部分》
(3)材料三的内容出自英国哪一部法律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英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
材料四:

(4)材料四体现了什么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在哪国的什么文献中
材料五:“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死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5)材料五的内容源于法国的什么文献?它所提出的政治主张与当时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有关?
(6)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1)材料一中“我们”指的是哪个城市国家(即城邦)?奴隶主民主政治在谁统治时期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这一时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材料二:石柱上面镌刻了282条法典条文,这些条文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材料二中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么?这部法典是哪个古代国家的哪位国王制定的?它是用什么文字刻写的?
材料三:“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过国会准许皆为非法”。
——《世界通史资料选择•近代部分》
(3)材料三的内容出自英国哪一部法律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英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
材料四:

(4)材料四体现了什么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在哪国的什么文献中
材料五:“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死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5)材料五的内容源于法国的什么文献?它所提出的政治主张与当时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有关?
(6)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宗主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8年,才最终赢得独立。
(1)材料一中的“北美13个殖民地”宣告独立的文件是什么?这份文件有何意义?“大宗主国”指的是哪个国家?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美殖民地与大宗主国的战争指哪一战争?战争中领导北美人民的领袖是谁?
材料二:自1863年1月1日起,在任何蓄有奴隶的州或区域里面,其人民将视为背叛联邦,而一切被据为奴隶的人们,应当立即和永远获得自由。
(3)据材料二指出该宣言是什么文献?颁布该宣言的总统是谁?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位总统进行评价。
材料三: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浪潮已经波及到俄国。不过,此时的俄国仍旧实行农奴制,农奴主们对使用机器并不热心。他们认为既然机器完成的工作农奴同样可以完成,为什么要花这份冤枉钱呢?
(4)材料三反映出当时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材料四: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我相信,我们迟早会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5)材料四中提到的“迟早会解决这个问题”,亚历山大二世是怎么解决的?这次改革对俄国历史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材料一: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宗主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8年,才最终赢得独立。
(1)材料一中的“北美13个殖民地”宣告独立的文件是什么?这份文件有何意义?“大宗主国”指的是哪个国家?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美殖民地与大宗主国的战争指哪一战争?战争中领导北美人民的领袖是谁?
材料二:自1863年1月1日起,在任何蓄有奴隶的州或区域里面,其人民将视为背叛联邦,而一切被据为奴隶的人们,应当立即和永远获得自由。
(3)据材料二指出该宣言是什么文献?颁布该宣言的总统是谁?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位总统进行评价。
材料三: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浪潮已经波及到俄国。不过,此时的俄国仍旧实行农奴制,农奴主们对使用机器并不热心。他们认为既然机器完成的工作农奴同样可以完成,为什么要花这份冤枉钱呢?
(4)材料三反映出当时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材料四: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我相信,我们迟早会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5)材料四中提到的“迟早会解决这个问题”,亚历山大二世是怎么解决的?这次改革对俄国历史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l)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这场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这场革命把人类带入到什么时代?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他的主要成就是改良了什么机器?
材料三:

(3)材料三代表了哪次科技革命?它把人类带入到什么时代?请分别写出图一与图二的发明者?这次革命除了汽车外,还出现了哪种交通工具?
(4)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l)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这场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这场革命把人类带入到什么时代?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他的主要成就是改良了什么机器?
材料三:

(3)材料三代表了哪次科技革命?它把人类带入到什么时代?请分别写出图一与图二的发明者?这次革命除了汽车外,还出现了哪种交通工具?
(4)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1)材料一中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所提要求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德国选择与哪两个国家结成军事同盟?
材料二: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17岁的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波向斐迪南夫妇开枪射击,斐迪南夫妇毙命。
(2)很多人认为,如果没有材料二中所说的这个历史事件,给人类造成严重灾难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三:1916年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3)请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三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4)材料四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材料一:“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1)材料一中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所提要求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德国选择与哪两个国家结成军事同盟?
材料二: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17岁的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波向斐迪南夫妇开枪射击,斐迪南夫妇毙命。
(2)很多人认为,如果没有材料二中所说的这个历史事件,给人类造成严重灾难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三:1916年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3)请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三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4)材料四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2.选择题- (共26题)
11.
“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
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
D.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毁灭 |
18.
在美国的某小镇有一块独立战争纪念碑,碑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儿开始吧!”这个小镇是
A.波士顿 | B.来克星顿 |
C.萨拉托加 | D.约克镇 |
19.
拿破仑曾不无得意地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请问“一样东西”是指( )
A.《权利法案》 | B.《人民宪章》 |
C.《商法典》 | D.《民法典》 |
20.
“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
A.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 B.攻占巴士底狱 |
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
23.
史学界普遍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A.改革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
B.改革使农奴无偿获得了土地 |
C.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
D.改革废除了沙皇统治 |
24.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A.大力发展教育 | B.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 D.提倡文明开化 |
26.
有人比喻英国“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这句话提示了( )
A.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 | B.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
C.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掠夺 | D.英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 |
27.
欧仁·鲍狄埃创作的《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它鼓舞全世界无产阶级为自己的解放继续战斗。这首歌创作的背景是()
A.马克思主义诞生 | B.巴黎公社失败 |
C.英国宪章运动 | D.法国大革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