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户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请回答:
(1)“小户”和“大户”各指什么?(4分)
(2)大户和小户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2分)
(3)这反映了什么地区,何种性质的经济关系?(3分)
(4)这种生产关系后来的发展势头如何?(2分)导致它这样发展的原因是什么?(6分)
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户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请回答:
(1)“小户”和“大户”各指什么?(4分)
(2)大户和小户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2分)
(3)这反映了什么地区,何种性质的经济关系?(3分)
(4)这种生产关系后来的发展势头如何?(2分)导致它这样发展的原因是什么?(6分)
2.单选题- (共15题)
2.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
6.
明清之际,在封建经济的内部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但其发展非常缓慢,其原因包括
①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深刻存在
③明清曾经长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④西方资本主义大规模入侵
①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深刻存在
③明清曾经长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④西方资本主义大规模入侵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8.
明代蒲州商人范世奎经商西北,“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乾隆时,浑源、榆次二州县富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上述材料表明明清时期
A.商人仍遵循“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 |
B.商业资本发展并开始转化为产业资本 |
C.晋商精明能干,敢于开拓新的领域 |
D.官商勾结,搞垄断和特权交易 |
10.
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自然经济的产物 ②曾在封建社会的早期起过一定积极作用
③最终阻碍着中国近代技术和生产力的形成 ④是完全消极反动的政策
①自然经济的产物 ②曾在封建社会的早期起过一定积极作用
③最终阻碍着中国近代技术和生产力的形成 ④是完全消极反动的政策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11.
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
A.商品种类的增加 |
B.资本主义的发展 |
C.贸易中心的转移 |
D.贸易范围的扩大 |
12.
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扩张的时代”,主要原因是( )
A.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
B.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时代开始 |
C.东西方国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 |
D.狂热的宗教传播和宗教征服 |
14.
“初犹缓缓,数秒后即如奔马不可遏,车外屋舍、树木、山冈、阡陌皆疾驰而过,不可逼视。”清朝官员斌椿在《乘槎笔记》中写下了他1866年赴欧洲考察第一次乘坐某交通工具时的感受。该交通工具最有可能是…()
A.汽车 | B.电车 |
C.火车 | D.马车 |
16.
“……(清政府)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运动的目的就是弄那么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关于文中的“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 B.对封建教育进行了冲击 |
C.创办的企业都是资本主义性质 | D.中国的国防观念发生了变化 |
3.选择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