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公安县车胤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考班)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579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1

1.单选题(共31题)

1.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初算缗钱”,开始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对隐瞒不报或呈报不实者,罚戍边一年,并没收他们的财产。该政策的实施
A.促进工商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首要目的在于抑制土地兼并
D.提高民众的投资意识
2.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道:“桑麻青氛氤。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从该诗中你能得到关于唐代的正确认识有
①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和耕畜
②农民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和生活
③农民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市场交换
④男耕女织,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
在中国古代,“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虚空之屋,每日清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这种情形最早应该出现于
A.宋朝
B.汉朝
C.唐朝
D.清朝
4.
康熙中期,两淮“无尺寸之荒芜”,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山谷崎岖之地,……尽皆耕种矣。”这种局面的影响不包括
A.生态环境破坏B.农民生活日益艰难
C.人地矛盾激化D.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5.
明朝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变化
6.
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

①牛耕
②花楼机(花机)
③翻车
④水排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
几千年来的中国古代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是社会经济的最基本形态。造成这一经济特征的主要原因有:
①土地实行国家所有制;
②经济以农业耕作为主;
③大规模水利工程的兴建;
④家庭化手工业发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一直流传至今,主要原因在于它有利于农事安排。由此可以推断,影响农耕文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地质特点
B.气候条件
C.地理环境
D.生产经验
9.
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有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B.铁器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D.原始自然崇拜
10.
下列工具,所使用的行业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耧车B.水排C.桔槔D.翻车
11.
春秋战国时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①铁农具的使用
②牛耕的运用
③水利灌溉的发展
④封建制度的确立
A.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
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到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这一过程中,英国先后打败的主要竞争对手是
①西班牙
②葡萄牙
③法国
④荷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③
13.
对“三角贸易”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为欧洲工业发展准备了原料、市场和资本
B.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C.为美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
D.给非洲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14.
下图是创作于1854年的版画《英格兰的“白人奴隶”》,反映了纺织厂里发生的现象。据此可以判断
A.奴隶贸易对欧洲影响较深远
B.工业革命提高妇女政治地位
C.英国工人阶级工作环境恶劣
D.此画体现了现代主义的风格
15.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其主要内容有
①自由主义原则的确立
②物资和物种交流
③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
④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
在长期的殖民征霸战争中,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和法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实质上反映了
A.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B.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社会制度的胜利
C.英国海军优势的胜利
D.英国“大陆均衡”政策的胜利
17.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
A.16世纪B.17世纪初C.17世纪中期D.18世纪中期
18.
劳斯莱斯公司CEO约翰·罗斯于90年代曾说:“10年前公司98%的技术研究工作是在英国完成的,而现在这个比例不足40%,很多工作是在德国、印度、新加坡等完成的。”这一现象说明了
A.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B.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的动力
C.中小规模企业取代垄断
D.信息技术加强区域经济联系
19.
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最大的成就是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的创制
C.化学工业的发展
D.炼钢技术突飞猛进
20.
受棉纺织厂管理改革的影响,曼彻斯特一家别针工场也对其生产模式进行改革,将原本由一名工人单独完成的制作工艺分成二十余道工序,致使别针的产量增长。类似的工艺改革普遍发生在
A.16世纪中叶B.17世纪中叶
C.18世纪中叶D.19世纪中叶
21.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一次
A.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失败了的抗击外来侵略运动
D.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22.
《宜昌大撤退铭文》记载,1938年民生实业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临危受命,抢运近10万吨物资设备和3万人员如期转移人川,有人后来将“宜昌大撤退”比喻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中国本次大撤退的主要作用是
A.滞碍日军对沿海地区的资源掠夺
B.保存争取抗战胜利的物质力量
C.改变中国工业结构的地理布局
D.奠定民族资本主义黄金发展的基础
23.
清末状元张謇弃官,历经艰辛创办了大生纱厂。该厂的创办体现他的主张是
A.变法图强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24.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1901年荣宗敬与弟荣德生等集股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两者都
A.属于清政府的官办企业
B.是近代企业中的典型代表
C.属于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D.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5.
1914年至1922年,(荣氏)无锡茂新系统发展为4个厂,上海福新系统发展为8个厂,日产面粉8.6万余包,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荣氏企业在当时稳操“面粉大王”的桂冠。在此期间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国际因素是
A.兴办实业的热情
B.政府的扶植奖励
C.提倡国货运动的促进
D.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市场的控制
26.
严国海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民族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一文中提到:“国民政府颁布了《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奖励办法》。至1936年,共核发民丰造纸厂船牌卷烟纸等专利证书共69件。”这说明对该时期民族企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是
A.政府举措
B.社会思潮
C.观念转变
D.反帝运动
27.
该图体现了古代中国农村“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状态。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进入近代以后,“耕”与“织”分离的直接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洋布的大量输入
C.民族工业的兴起
D.洋务运动的影响
28.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20世纪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B.放弃“左倾”错误路线
C.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D.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2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
①关键是改革所有制形式
②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③改变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
④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0.
如图是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基本状况。下列选项中能够与此关联的是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走势图

①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②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③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④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1.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A.淞沪铁路
B.唐胥铁路
C.京张铁路
D.京汉铁路

2.选择题(共9题)

32.

morning  Good.{#blank#}1{#/blank#}

33.

morning  Good.{#blank#}1{#/blank#}

34.每个公民都应该珍视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政治权利及自由。(   )
35.每个公民都应该珍视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政治权利及自由。(   )
36.每个公民都应该珍视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政治权利及自由。(   )
37.

李师傅昨天加工了375套配件,今天加工了309套配件。若要分6次全部运走,则平均每次运多少套?

38.

李师傅昨天加工了375套配件,今天加工了309套配件。若要分6次全部运走,则平均每次运多少套?

39.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军同学提出以下研究此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   )
40.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下列说法能支持此观点的是(    )

①孔子反对苛政  ②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③孔子提倡“温故而知新”  ④孔子主张德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1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