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有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熙乾隆时,“奢靡风气创于盐商,而操他业已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致”做事轩昂,向日扬气——尽是奢华也
——摘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气研究》
材料二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了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通。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天变成了“洋气”了。
——摘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气研究》
材料三二十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装走进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很多,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饰一书中的中国元素也得更多的体现。
——摘自严昌洪《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
(1)阅读材料一回答:“扬气”是指什么?它冲击了怎样的传统经济生活方式?
(2)材料二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3)对比材料二、材料三,分析中国人在接受西方事物的态度上是怎样的一个递进过程。
(4)今天的你,对外来的生活方式应抱有什么态度?
材料一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有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熙乾隆时,“奢靡风气创于盐商,而操他业已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致”做事轩昂,向日扬气——尽是奢华也
——摘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气研究》
材料二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了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通。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天变成了“洋气”了。
——摘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气研究》
材料三二十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装走进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很多,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饰一书中的中国元素也得更多的体现。
——摘自严昌洪《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
(1)阅读材料一回答:“扬气”是指什么?它冲击了怎样的传统经济生活方式?
(2)材料二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3)对比材料二、材料三,分析中国人在接受西方事物的态度上是怎样的一个递进过程。
(4)今天的你,对外来的生活方式应抱有什么态度?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下车(到任)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杜绝)之。
一—《隋书•令狐熙传》
材料二: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击钲三百而散。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三:大祖乾德三年(965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宋令要辑加稿》
材料四:(北宋都城汴京)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纸画,花果铺席……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子……
——《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隋唐时期对城市商业是如何管理的?
(2)材料三、四反映出北宋的商业管理上与隋唐相比,发生哪些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商业管理的什么趋势?
材料一: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下车(到任)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杜绝)之。
一—《隋书•令狐熙传》
材料二: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击钲三百而散。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三:大祖乾德三年(965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宋令要辑加稿》
材料四:(北宋都城汴京)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纸画,花果铺席……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子……
——《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隋唐时期对城市商业是如何管理的?
(2)材料三、四反映出北宋的商业管理上与隋唐相比,发生哪些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商业管理的什么趋势?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材料二、15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材料三、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哥伦布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机是什么?说明哥伦布生活的时代与这种动机相关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材料三中提到的“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指的是什么?
材料一、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材料二、15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材料三、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哥伦布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机是什么?说明哥伦布生活的时代与这种动机相关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材料三中提到的“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指的是什么?
2.单选题- (共20题)
6.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
8.
陈直《三辅黄图》载:“长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这里的“市”是指
A.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 B.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
C.定时一聚的庙会夜市 | D.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
9.
《诗经•小雅•大田》中记载:有苗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下列对此则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反映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 B.表明私田己占据主导地位 |
C.体现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 D.体现时人对农业丰收的向往 |
11.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将公元1500年作为世界历史的转折点。以下哪一史实可以作为这种历史分期的依据
A.文艺复兴的兴起 |
B.新航路的开辟 |
C.圈地运动的发生 |
D.德国宗教改革 |
12.
汤普逊在《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写道:“1500年以后,(欧洲)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了,而实业阶级却发了大财,正像经济危机时代的暴发之徒经常所做的那样。”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A.欧洲经济危机的全面爆发 |
B.亚洲商品对欧洲的冲击 |
C.美洲黄金白银的大量输入 |
D.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剥削 |
14.
19世纪英美文坛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诞生了一批描写女性的文学作品,如《苔丝》《红字》《名利场》《简·爱》等,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出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发展 |
B.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 |
C.启蒙运动的兴起 |
D.女权主义意识的兴起 |
15.
19世纪初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 B.改变了落后的封建制度 |
C.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 | D.极大地冲击了社会关系 |
16.
(19世纪、20世纪之交)“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这段话的正确含义是
A. 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
B. 民族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趋于消亡
C. 资本主义生产不需要民族基础
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A. 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
B. 民族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趋于消亡
C. 资本主义生产不需要民族基础
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17.
从中国近代民族火柴业某一时期商标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有


A.近代民族工业迎来了第一次发展高潮 |
B.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C.实业救国成为民族资本发展的主要原因 |
D.爱用国货运动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
18.
据史料记载,在湖南岳州等地,“自近年(指1899年以后)设立洋船税关,生意顿盛。洋纱一宗,尤为畅销。业此者现仅有四五家,而每日所获,综计不下三四百金。惟本地所产棉花,其价日贱,且无人问津”。这一现象表明当地( )
A.近代民族纺织业缓慢发展 | B.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 |
C.对外贸易数量的日益萎缩 | D.农业商品化程度的加深 |
19.
据记载:1892年,作为山西布政使的胡聘之,从省库拨资2万元,购置外国机器,创办了太原火柴局,由于经营困难,1902年把它卖给了山西头等票号商渠本翘,渠本翘又与他人合办并将之更名为“双福火柴公司”,它是太原第一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据材料可知双福火柴公司
A.是山西最早的民办企业 |
B.属于官商合办企业 |
C.由商业资本推动产生 |
D.是徽商融资的产物 |
20.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雨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
A.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 B.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
C.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 D.列强侵略导致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
21.
依据图中数据可知,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图单位:镑


A.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
B.鸦片走私已耗去了中国的购买能力 |
C.英国制造品输入已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
D.中国政府提高关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
22.
一位民国时期的民族资本家,有可能会经历
①一战期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利润丰厚
②20世纪20年代中期,企业每况愈下
③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企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④日本全面侵华时期,企业内迁西南地区
⑤解放战争时期,因多种原因,企业难以为继并最终倒闭
①一战期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利润丰厚
②20世纪20年代中期,企业每况愈下
③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企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④日本全面侵华时期,企业内迁西南地区
⑤解放战争时期,因多种原因,企业难以为继并最终倒闭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④⑤ | D.①②④⑤ |
23.
詹天佑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官办留学幼童中的一员,17岁考入美国耶鲁大学,专攻铁路工程。下列对 “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幼童”推断不正确的是
A.时间不早于19世纪60年代 |
B.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学生出国留学 |
C.幼童留学主要是学习西方政治文明 |
D.幼童留学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