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次宪法。这样频繁更换宪法实属罕见……但是,它们大都受革命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反映和巩固了革命的光辉成果……很多宪法还将(1789年)《宣言》作为序言,或者确认《宣言》的基本内容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法制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引自于被认为是“英国宪法前身”的文献,请问这部文献的名称是什么?根据这部文献的基本原则,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从材料可以看出议会与国王是什么关系?
(2)材料二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什么原则?从世界的角度来看它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中的《宣言》是指哪一部历史文献?该《宣言》有何历史进步性?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文件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一: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次宪法。这样频繁更换宪法实属罕见……但是,它们大都受革命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反映和巩固了革命的光辉成果……很多宪法还将(1789年)《宣言》作为序言,或者确认《宣言》的基本内容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法制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引自于被认为是“英国宪法前身”的文献,请问这部文献的名称是什么?根据这部文献的基本原则,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从材料可以看出议会与国王是什么关系?
(2)材料二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什么原则?从世界的角度来看它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中的《宣言》是指哪一部历史文献?该《宣言》有何历史进步性?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文件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有何影响?
2.选择题- (共20题)
2.
雅典城市的移民异邦人并没有民主权利,但许多人还是长期居住在雅典,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雅典民主的满意和忠诚。这说明古代雅典
A.异邦人不得随意离开城邦 |
B.民主政治获得异邦人的认同 |
C.异邦人缺少民主意识 |
D.民主政治难以保障公民自由 |
3.
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由此可见罗马法
A.直接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 |
B.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 |
C.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 |
D.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 |
5.
如图是一幅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有关达这幅地图解读不正确的是


A.这些文明都产生于大河流域 |
B.A处的文明象征是金字塔 |
C.B处的《罗马法》维护奴隶主利益 |
D.C处的种姓制度等级森严 |
6.
华盛顿在1783年第一次告别演说中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华盛顿完成的使命是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
B.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
C.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
7.
史学研究者汉斯•巴伦指出:“在15世纪90年代初,我们在意大利半岛以外的每一个欧洲国家里都见到了一种类似的情况﹣﹣人人对意大利心向往之。”上述现象的出现缘于( )
A.工业革命的推进 | B.美洲大陆的发现 |
C.启蒙运动的开始 | D.文艺复兴的扩展 |
8.
关于新航路开辟,说法正确的有( )
①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
②新航路的开辟,在商业领域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
③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
④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对孤立、分散的世界向整体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①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
②新航路的开辟,在商业领域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
③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
④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对孤立、分散的世界向整体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9.
拿破仑对俄国的入侵曾让俄国诗人普希金非常憎恨,拿破仑去世后,普希金却将他视为对抗专制的救世主。普希金态度的转变,是因为他认识到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
A.稳定了法国政局 |
B.在客观上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
C.促进了工商业发展 |
D.扩大了法国疆域 |
10.
十九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这说明
A.电力在英国被广泛应用 | B.人们附醉于工业革命成就 |
C.发展工业必须破坏环境 | D.工业革命成果扩展到全球 |
11.
某同学在学习工业革命时,发现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一组文件名称,通过下图系列文件可知当时工业革命的开展


A.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 B.促进了铁路运输的发展 |
C.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 D.带来了环境污染 |
12.
对事件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有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其分类标准是( )
A.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B.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
C.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
D.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
13.
1862年9月,林肯说:“假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使敌人减少同样多的东西。”他这一主张的直接目的是
A.扭转战局 |
B.解放农奴 |
C.废除奴隶制 |
D.维护国家统一 |
14.
马克思说:“殖民制度大大地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材料主要说明了( )
A.血腥的资本积累 | B.欧洲商道的转移 |
C.文艺复兴的影响 | D.工业革命的影响 |
16.
下图为某老师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板书。图中①②处应该是( )


A.①德国进攻波兰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 | B.①来克星顿枪声 ②萨拉托加大捷 |
C.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凡尔登战役 | D.①攻占巴士底狱 ②滑铁卢战役 |
17.
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以下对“深远影响”解读最准确的是( )
A.美国经济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
B.罗斯福深受人民爱戴,连任总统 |
C.解决了根本矛,根除了经济危机 |
D.开创资本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的先例 |
19.
条约规定:“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包括最终引入本条约规定的单一货币,特别是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疆界的区域,促进经济和社会平衡和持续的进步。”该条约中的“联盟”是( )
A.三国同盟 | B.欧洲联盟 |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 D.亚太经合组织 |
20.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跌入深渊。”她说的“安全网”应指( )
A.社会保障体系 | B.强化国防保障 |
C.发展粮食生产 | D.劳动安全保护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