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在19世纪中期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1860年以后,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
材料二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材料三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材料一 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在19世纪中期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1860年以后,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
——《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材料二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剑桥中华民国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开足马力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三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简要分析产生这一战略的因素。2.单选题- (共11题)
2.
《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A.需要大量劳力 |
B.适时增加肥力 |
C.善于积累经验 |
D.提倡精耕细作 |
5.
白寿彝先生说:“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这说明我国古代手工业
A.技术水平领先世界 |
B.技术工艺不断创新 |
C.技术传承封闭保守 |
D.技术交流范围广泛 |
6.
1843年,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主编托马斯·奥克利通过统计当时各阶层死亡的平均年龄,发现英国居民死亡的平均年龄工业区明显低于农村地区、技工阶层明显低于其他阶层。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农村地区经济落后 | B.工业革命导致工业区医学落后 |
C.技工工作劳动强度大 | D.工业革命导致技工生存条件恶化 |
7.
阅读并分析下图,其中导致英国麦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市场对英国小麦的过度依赖 |
B.英国在与荷兰的贸易竞争中获利 |
C.英国在殖民争夺中取得初步胜利 |
D.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价格革命 |
8.
阅读下列美国钢铁业在某一时期的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这一时期美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年份 | 1870年 | 1900年 |
企业总数 | 808 | 669 |
工人总数 | 78000 | 272000 |
钢铁产量(吨) | 3200000 | 29500000 |
投资总额(美元) | 121000000 | 590000000 |
A.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
C.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
D.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
9.
随着上海开埠,西方机器棉纺织品的大量涌入,松江、太湖布市削减大半。大量洋纱充斥,不少以棉纺织为业的村庄已无纱可纺。这表明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B.洋货已取代了土货 |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 | D.市场已为洋商垄断 |
11.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曾出现急于向更高级形式过渡,在生产关系上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从而造成了重大失误。此处重大失误是指
A.三大改造 |
B.“大跃进”运动 |
C.优先发展重工业 |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