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549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1/5/12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19分)
材料一 “白圭,用人也。……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与:出售)。……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昊用兵,商鞅行法是也。’蓝天下言治生祖白圭。”
——(西汉)司马迁《史记》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归纳白圭的经商理念。(4分)
材料二 “明清两朝,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政治统一和社会相对安定。”“(明万历年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发展和特点》和[明]谢肇潮《五杂俎》
(2)据材料二,概括明代商业发展的特点。(2分)
材料三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指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唯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而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之进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兴趣,余悉听民办。
—— 摘自张謇《宣言就部任时之政策》(1913 年 10 月)
(3)据材料三,张謇提出的重要经济主张。(4分)张謇身体力行创办企业,试举一例。(1分)
材料四欧战结束后,欧洲各国的面粉工业迅速复兴,从1921年起就开始抵制中国面粉的输入。……外资在华面粉工厂也开始扩展,使中国的面粉工业很快遇到了萧条的厄运。1922年6月,上海的面粉厂开工者占总数的75%,7月份减少至40%。
(4)联系所学,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在行业分布上有什么特点?(2分)据材料四,一战后,中国面粉工业很快萧条下去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五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
中的比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增长率
1960年
-22.8%
47%
223%
 
(5)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针对表格中的现象,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采取什么措施?(4分)

2.单选题(共24题)

2.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②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
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不利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4.
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是当时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个商帮。他们分别是
A.苏商和晋商
B.徽商和晋商
C.浙商和晋商
D.徽商和浙商
5.
“已丑了,金牛叫;风雨顺,五谷笑;事如意,平安罩;身体棒,福寿到;亲满堂,欢乐绕……”这是2009年春节的祝福短信,其中的“已丑”,“金牛”等源自
A.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C.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
D.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6.
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艺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一唐宋/陶器一明清/瓷器
B.商周/青铜器一唐宋/瓷器一明清/棉布
C.商周/漆器一唐宋/青铜器一明清/瓷器
D.商周/玉器一唐宋/漆器一明清/玻璃
7.
1980年,湖南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包含“嫦娥奔月”内容的帛画,由此可以看出

①丝织品是当时百姓的主要衣料②汉代丝织品达到了很高水平
③汉代的绘画水平已经相当高超④中国人二千多年前的飞天梦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
张籍的《贾客乐》:“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姚合《庄居野行》:“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向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唐人的这些诗句,反映了:
A.唐朝出现盛世局面
B.唐朝的商业繁荣与发展
C.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
D.金钱至上的社会道德风尚
9.
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你能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吗
A.《长安城的落日》B.《宋代东京的辉煌》C.《汴河两岸》D.《坊墙倒塌以后》
10.
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
C.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
11.
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描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 小农经济受到打击   
② 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候销
③ 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④ 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2.
24集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写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A.主人公出身低微
B.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
C.他从一创业起就处于中外反动势力的的夹缝中生存
D.国内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影响
13.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篡要·卷七》)材料中“可谓中国不缺耶”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特产丰饶,人民生活富足
B.所谓夷货,中国均可生产
C.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D.夷货不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14.
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具有进步意义的经济形态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④⑤
15.
在影视片《三毛流浪记》中,以主人公三毛的生活以及工作中所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为主线,直接反映一个普通打工者在都市中艰苦奋斗历程,20世纪四十年代,三毛流浪到上海,看到到处是美国商品,充实了名家店铺,他非常困惑……他困惑的原因是
A.三毛的观察不全面,英法日等国的商品也充实着中国市场
B.蒋介石为了打内战的需要,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大量出卖国家主权
C.美国比其他国家经营水平高,中国人只喜欢美国货
D.四大家族的经济严重受损,不得不依赖美国商品
16.
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这主要是因为
A.该地区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
B.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使封建自然经济瓦解较早
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康有为维新派宣传推动
17.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18.
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实际上就是
A.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19.
1962年和1973年,我国的国民经济都呈现恢复性发展的状态,其相同原因在于
A.中共八大提出正确方针B.国内动乱局面基本结束
C.党内反革命集团被粉碎D.党采取了纠正 “左”倾的错误的措施
20.
下列可以以“综合平衡”作为横批的一副对联是
A.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B.放开肚皮吃包饭,鼓足干劲搞生产
C.贫农得地开心,地主劳动回心D.十一农民九亿商,还有一亿要开张
21.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增强企业活力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年—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段:2003年—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三个阶段都有一些相应的关键词,与之对应的关键词是
A.“乡镇企业”、“民工潮”、“新农村建设”
B.“新农村建设”、 “乡镇企业”、“民工潮”
C.“民工潮”、“新农村建设”、“乡镇企业”
D.“乡镇企业”、“新农村建设”、“民工潮”
23.
下表是《中国青年报》“建国60周年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其中“八五”处应该填写
A.走向改革开放
B.邓小平南方谈话改革潮涌
C.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D.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24.
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前农民年纯收入136元;如今增加到4 140元,30年前,我国的贫困人口大约有5亿,如今在耕地减少、人口增加的情况下,贫困人口减至2 500万……导致中国农村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是(  )。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变革农村土地所有制度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中国对三农政策的倾斜
A.①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5.
下图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A.人寿年丰
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
D.祭祀谷神

3.选择题(共7题)

26.

下列常用的元件中,电路图中表示电流表的是()

27.

下列常用的元件中,电路图中表示电流表的是()

28.012年11月11日,淘宝单日交易额191亿元,网购日渐成为人们购物的新时尚。现在每天全国三分之一的宅送快递业务都因淘宝网交易而产生。上述材料说明(      )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②一个消费的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成长
③居民购买力不断提高    
④消费决定生产
29.012年11月11日,淘宝单日交易额191亿元,网购日渐成为人们购物的新时尚。现在每天全国三分之一的宅送快递业务都因淘宝网交易而产生。上述材料说明(      )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②一个消费的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成长
③居民购买力不断提高    
④消费决定生产
30.河蚌的运动器官是(    )

   

31.将鲫鱼从水池中取出,不久鲫鱼便会死亡。这是鲫鱼的呼吸器官是(    )

32.将鲫鱼从水池中取出,不久鲫鱼便会死亡。这是鲫鱼的呼吸器官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