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547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0

1.综合题(共4题)

1.
观察下图,

(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查理加冕称帝的地点
B.“欧洲大学之母”的所在地
(2)据图指出,查理在位时,法兰克王国的疆域有何变化?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髙阿拉伯人的文化。因此,历代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被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二: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

——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材料三:“十四世纪和十五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为发展生产需要文化科学知识,而新文化的发展必须突破教会的限制……在社会上兴起了复兴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艺术作品和历史文物,重新研究已经淹没了千年之久的古典文化的运动。它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封建制度的斗争。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阿拉伯的天文学成就?
(2)根据材料二,分别归纳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中日交流在形式上和主要内容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归纳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
3.
人类的创新,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罗马继承了古希腊哪一建筑风格?后来通行世界的公历,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哪一重要人物制定的历法的基础上修订而来的?
(2)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挑战自然的伟大壮举。欧洲航海家中,进行了环球航行的是谁?简述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文明交流的积极影响。
(3)“工厂里机器在轰鸣,江河中轮船在航行,铁路上火车在奔驰……”材料中的“机器”使用的动力机是什么?材料中的“火车”是谁发明的?
4.
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给亚、非、美等地区的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捍卫国冢主权、维护民族尊严成为殖民地人民的共同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首先到达美洲,对该地进行殖民统治的是哪个国家?美国是一个从殖民地中诞生的国家,写出北美独立战争胜利的标志。
(2)西方殖民者掠夺非洲的主要手段是什么?拉丁美洲的反抗殖民统治被称为“拉丁美洲解放者”是谁?。
(3)简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对印度的重要影响?印度在近代史上遭受了英国的殖民侵略,章西女王领导了什么起义?

2.判断题(共1题)

5.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18世纪后半期,英国率先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工业革命还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动,在工业革命后所形成的工业无产阶级,为了反抗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不断进行从自发走向自觉的斗争,并形成了由科学社会主义指导的独立政党,它成为此后世界近代历史的重要篇章。19世纪,工业革命逐渐地扩散到欧洲大陆和世界其他地区。19世纪末,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的高速发展,而•工业的高速发展又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集中,从而引起了垄断组织的产生。垄断组织的产生-推动资本主义列强去加强殖民扩张,因此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这一方面加剧了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把更多的亚、非及拉美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体系。——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下列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意思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19世纪,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扩张到世界其他地区。
(2)无产阶级的反抗斗争推动了全新的政党的诞生。
(3)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4)两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变化引发了各种矛盾的产生。
(5)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完成了由蒸汽时代向电气时代的转变。

3.选择题(共13题)

6.
下列关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的组合中,对应不正确的是
A.古希腊——《米罗的维纳斯》
B.古罗马——儒略历
C.古希腊——《几何原本》
D.古罗马——帕特农神庙
7.
“穷兵黩武”常被我们用来批评好战的君王,下列帝王当中,为恢复罗马帝国的辉煌,频繁用兵,导致民穷财尽的是
A.君士坦丁
B.克洛维
C.查理大帝
D.查士丁尼
8.
下列对西欧封建社会特点的解读有误的是
A.在查理·马特建立的采邑制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B.各封建主之间层层分封,“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教皇拥有大片领土,处于封建等级最底层的是男爵
D.工商业城市普遍兴起,通过斗争,有些城市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9.
学习历史要注重理清线索,进行横、纵比较,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光荣革命
②攻占巴士底狱
③大化改新
④《人权宣言》的发表
A.①③④②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10.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事物本质的是
A.金字塔是法老生前修建的陵墓
B.汉谟拉比重视农业并兴修水利
C.不同种姓之间的男女不能通婚
D.雅典民主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11.
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A.在恒河沿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佛教文化,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沿尼罗河而行,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了解木乃伊的制作过程
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万神殿、斗兽场,感叹伊斯兰文明的魅力
12.
在雅典公民大会上,公民可以通过将贝壳或石子投于壶中的方式,来对城邦事务进行表决。这反映了当时雅典城邦
A. 法制严明 B. 政治民主 C. 经济发达 D. 文化繁荣
13.
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下列承载着古埃及文明历史的文字是
A.甲骨文B.腓尼基文字
C.楔形文字D.象形文字
14.
14世纪至16世纪的西欧,取代人力、畜力成为新的生产动力的是
①风力
②水力
③电力
④地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就够了。”材料所反映的思想最早产生于
A.文艺复兴时期B.启蒙运动时期
C.资产阶级革命时期D.工业革命时期
16.
下面是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A.就业机会的变化
B.外来人口的增加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大规模资本输出
17.
下表为李一涵同学在复习中总结的重大历史事件。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主题是
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B.整体世界的形成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步入近代的主要国家
18.
《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恩格斯称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这表明《共产党宣言》
A.批判吸收了前人的思想精华B.是恩格斯独立完成的著作
C.是一部影响十分广泛的著作D.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兴起

4.填空题(共1题)

19.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地点
B.1763年英国禁止向西垦殖界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