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摘自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成文法典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材料三:2010年5月12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首相,并授权他组建新一届政府。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统而不治的君主。
——摘自新华网
材料四:这部1804年正式实施的《民法典》,明确规定成年法国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法典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在19世纪前期,法典起到了打击欧洲封建势力,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的作用。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五:1933年6月16日美国颁布了一部法律,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由国家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二是由国家出面调整劳资关系。三是由国家举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社会购买力。
请回答:(10分)
(1)材料一的法律条文出自哪一部法律?(1分)
(2)伯利克里当政时期,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1分)
(3)依据所学,判断材料三反映的英国政治制度?英国确立该制度的法律文献是什么?(2分)
(4)材料四中的这部法典是由谁主持制订的?材料中认为这部法典颁布后起到了什么作用?材料中提到的“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是延续了法国历史上哪一部文献的精神?(3分)
(5)材料五中“一部法律”是指哪一法律文件?从材料中能看出这部法律有何特点?(2分)
(6)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中得出什么启示?(1分)
材料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摘自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成文法典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材料三:2010年5月12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首相,并授权他组建新一届政府。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统而不治的君主。
——摘自新华网
材料四:这部1804年正式实施的《民法典》,明确规定成年法国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法典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在19世纪前期,法典起到了打击欧洲封建势力,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的作用。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五:1933年6月16日美国颁布了一部法律,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由国家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二是由国家出面调整劳资关系。三是由国家举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社会购买力。
请回答:(10分)
(1)材料一的法律条文出自哪一部法律?(1分)
(2)伯利克里当政时期,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1分)
(3)依据所学,判断材料三反映的英国政治制度?英国确立该制度的法律文献是什么?(2分)
(4)材料四中的这部法典是由谁主持制订的?材料中认为这部法典颁布后起到了什么作用?材料中提到的“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是延续了法国历史上哪一部文献的精神?(3分)
(5)材料五中“一部法律”是指哪一法律文件?从材料中能看出这部法律有何特点?(2分)
(6)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中得出什么启示?(1分)
2.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只有尊重历史才能赢得和平,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斯福曾就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的“无端、卑鄙的进攻发表“国耻日”演说,之后奥巴马宣布12月7日为美国纪念日。
——摘编自《环球时报》
材料二 :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克尔再次以战败国身份出席法国官方纪念会,共同缅怀70年前的那场登陆战。史学界评价诺曼底登陆的胜利,认为这“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力地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美军从而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CCTV新闻频道《老兵齐聚诺曼底相逢一笑泯恩仇》
材料四:2013年12 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此处供奉着日本二战期间犯下战争罪的战犯灵位)引发中、朝、韩等国强烈谴责,美国对此也表示遗感。
——新华社
请回答:(8分)
(1)材料一中“美国纪念日”纪念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
(2)材料二中的“大屠杀”是一场反人道的暴行,这场“大屠杀”发生于哪一年?(1分)
(3)材料三中认为“那场登陆战”有何重大意义?(2分)
(4)对比以上材料,简述德、日两国对待战争历史问题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由此对两国分别产生什么影响?(2分)
材料一:罗斯福曾就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的“无端、卑鄙的进攻发表“国耻日”演说,之后奥巴马宣布12月7日为美国纪念日。
——摘编自《环球时报》
材料二 :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克尔再次以战败国身份出席法国官方纪念会,共同缅怀70年前的那场登陆战。史学界评价诺曼底登陆的胜利,认为这“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力地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美军从而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CCTV新闻频道《老兵齐聚诺曼底相逢一笑泯恩仇》
材料四:2013年12 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此处供奉着日本二战期间犯下战争罪的战犯灵位)引发中、朝、韩等国强烈谴责,美国对此也表示遗感。
——新华社
请回答:(8分)
(1)材料一中“美国纪念日”纪念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
(2)材料二中的“大屠杀”是一场反人道的暴行,这场“大屠杀”发生于哪一年?(1分)
(3)材料三中认为“那场登陆战”有何重大意义?(2分)
(4)对比以上材料,简述德、日两国对待战争历史问题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由此对两国分别产生什么影响?(2分)
2.选择题- (共10题)
3.
公历一年的12个月起源于古罗马的历法,其中August(8月)是由屋大维的拉丁语尊号Augustus(奥古斯都)演变而来的。屋大维是( )。
A.罗马帝国的建立者 | B.罗马共和国的建立者 |
C.罗马城的建立者 | D.被元老院贵族刺杀的罗马统治者 |
5.
对西欧城市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罗马灭亡后,西欧城市发展起来 |
B.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 |
C.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级形成了 |
D.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
6.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能被统治者普遍接受并予支持,广为传播,是因为它们的教义有一个共同点。这一共同点是
A.众生平等 | B.忍受、服从、顺从 |
C.把希望寄予来世 | D.救世主—耶稣 |
9.
法国史学家K.波米昂说过的这样一段话:“革命……摆脱了它的意识形态光环。它不再表示一个社会的总体转变,不再代表一种将所有以往历史都视作毫无意义的普遍更新,不再具有一种从零出发彻底改变世界的含义。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以下历史事件中符合这种“革命”定义的有:①十月革命 ②文艺复兴 ③工业革命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②④ | B.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11.
“The union must and shall be preserved(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这是林肯1860年参加总统竞选时的主题。他认为当时美国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A.维护国家统一 | B.废除奴隶制度 |
C.实现国家独立 | D.实现领土扩张 |
3.填空题- (共3题)
13.
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使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在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改革是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使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是 。
14.
艺术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创作的 对耶稣及其门徒的心理刻画,可谓入木三分;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 被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荷兰画家 的代表作品《向日葵》,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0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