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543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8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是封建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转型的时期,立国之初就“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趋势。与土地制度的变化相适应,封建剥削方式也发生变化。同时,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也普遍实行了有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的雇值制度。新的社会经济关系使宋代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以至于有人认为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
——梁泉《我们只要一个中国》
材料二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指出:“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并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宋代“商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3)材料三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有何不同?结合欧洲新航路开辟的史实,评价材料三中关于“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的观点。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材料二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见图4)

材料三联产承包责任制……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这种趋势,预示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振兴将更快到来,从而为实现党的十二大战略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条件。
——摘编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诗中描述的生产方式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的销售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作用。

2.论述题(共1题)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现代报刊业发展历程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报刊发展与社会变迁”自行拟定个具体的论题,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闻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单选题(共15题)

4.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但是,到明末民窑已达到二三百座,并且“官搭民烧”现象逐步增多,这反映了
A.私营手工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B.官营手工业已经破产
C.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皇室贵族瓷器需求量日益减少
5.
下列各项内容对南北朝时期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有(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6.
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想寻找史实印证“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出现了诸多新因素,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都有所体现”这一观点,他找到的经济方面最有力的证椐是
A.苏州机户“自行设机督造,雇匠织进”
B.临清“绅士商民近百万”
C.吴江“游手之徙,十室而九”
D.汉口“人烟数十里,贸户数千家”
7.
(题文)唐朝诗人王建在《夜看扬州》诗中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该诗从侧面可以印证唐朝
A.严格市场的管理
B.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C.草市已经出现
D.局部商业活动的时间已有所突破
8.
史料记载:“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私货来,皆倍偿其价。”这反映的是
A.市舶贸易
B.民间贸易
C.互市贸易
D.朝贡贸易
9.
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收税。其主要历史影响是
A.加速了土地私有化
B.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C.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
D.加剧地方割据混战
10.
以下表格为1740—1861年英国铁产量统计,铁产量迅速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时间
1740年
1788年
1791年
1861年
铁产量
1,735吨
6,830吨
125,079吨
3,800,000吨
 
A.君主立宪制确立
B.占领了广阔的殖民地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成为了世界贸易中心
11.
1637年,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说道:“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人(美洲白银),亦不下数百万,有识者曰: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这种现象反映的是
A.三角贸易
B.价格革命
C.商业革命
D.资本积累
12.
成立于1903年的福特汽车公司于1913年便开始使用标准化、专业化分工和流水线生产,从而使汽车普及并成为美国人重要的交通工具。福特汽车公司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A.蒸汽机的发明
B.内燃机的发明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创新
D.“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13.
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A.西班牙、英国B.葡萄牙、荷兰
C.荷兰、英国D.英国、法国
14.
鸦片战争以后,福州官员奏称: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这一现象说明了(  )
A.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中国传统经济形态的抵抗
C.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诞生
D.创办洋务企业已初见成效
15.
据统计,1904-1908年,政府登记在册的近代中国公司有227家,到1912年,运作的中国公司已有20749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型或中型企业,只有750家公司雇工超过100人。材料主要表明
A.民族企业在前行中仍有不足
B.外国资本制约民族工业发展
C.新政成为民族工业发展主因
D.近代工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16.
1953年12月的政协会议期间,***说:“讲到中国的民族工北,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与此相关的是
A.张之洞把武汉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B.张謇是公认的西南实业领袖,主张实业救国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二张都在主观上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17.
1956年中共“八大”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中央作出这个新的论断是基于
A.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B.土地改革的全面完成
C.“一五”计划的顺利开展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8.
20世纪90年代,“基本上是摆个地摊就能发财的年代,敢下海就能淘来第一桶金。”大量公务员“下海”经商,社会上出现了“下海潮”。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正式确立
B.国内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C.政治体制剧变引发经济变革
D.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变革

4.选择题(共1题)

19.“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这是我国著名的词人苏轼称赞唐朝时期我国的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下列哪个选项是他的作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