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反向文科综合历史试卷(理科学生用)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543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9/6

1.单选题(共18题)

1.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但是,到明末民窑已达到二三百座,并且“官搭民烧”现象逐步增多,这反映了
A.私营手工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B.官营手工业已经破产
C.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皇室贵族瓷器需求量日益减少
2.
下面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由表可以推知北宋
年代
农业税
非农业税
997年
2408.1
1567.7
1021年
2641.2
3874.0
1077年
2021.3
5117.2
 
A.农业经济的衰退
B.财政收入超过了前代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的调整
3.
元朝人陈高有《中华诗》云:“炎方有撞树,衣被代蚕桑。”清朝人亦认为“利视丝盖百倍焉”“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这些说法表明元清时期
A.棉纺织业已基本取代丝织业
B.民众生活与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C.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
D.种植棉花能获取较高经济利益
4.
《国语·鲁语上》载:“昔烈山氏(烈山:其意为放火烧荒)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柱:意为“尖头木棒”),能殖百谷百蔬。”材料可以佐证
A.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B.铁器的冶炼情况
C.轩辕氏对农业的贡献
D.神农氏创造耒耜
5.
曹魏时出现了一种用木制成,可用脚踏或手摇,既能把低处的水引上高坡进行灌溉,也可以排涝的灌溉工具是
A.曲辕犁B.水排C.翻车D.筒车
6.
下图为宋代文物图案,上有文字“济南刘家功夫针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转卖兴贩别有加饶”,对图案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图案具有商标广告性质
B.宋代坊市制被打破
C.济南发展成为商业城市
D.宋代商人地位提高
7.
隋唐时期,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基本畅通,唐朝设市舶司主管对外港口贸易,宋代对招商有成效的官吏实行提高级别待遇的政策,泉州、广州接此执行。可见,唐宋时期海外贸易的活跃是
A.政府政策推动的结果
B.造船业发达的产物
C.重农政策松动的表现
D.丝织业兴盛的体现
8.
明清时期,淮阳盐商在扬州、苏州建造园林宅地,相互攀比,徽商在徽州建造精美住宅,晋商建造的大院更显示出财大气粗。这可以佐证明清时期
A.建筑技艺日臻成熟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重利轻义成为时尚
D.崇商重利之风盛行
9.
(题文)唐朝诗人王建在《夜看扬州》诗中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该诗从侧面可以印证唐朝
A.严格市场的管理
B.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C.草市已经出现
D.局部商业活动的时间已有所突破
10.
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收税。其主要历史影响是
A.加速了土地私有化
B.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C.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
D.加剧地方割据混战
11.
南宋辛弃疾《最高楼》云:“千年田换八百主”,晚宋罗琦《田蛙歌》谓:古田千年八百主, 今一年一换家”,这表明当时( )
A.政府抑制土地兼并B.土地买卖频繁
C.租佃关系迅速发展D.小农经济破产
12.
1824年,美国军火商霍尔的目标是如果把一千支枪拆散,杂乱地堆放在一起,它们也能很快地被重新装配起来。”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实行
A.提高武器质量性能
B.提高士兵技术素质
C.零部件标准化生产
D.加强对枪支的管理
13.
19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分工达到“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离与对立的完成阶段,形成日渐明朗的分工格局。材料中的“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分别是指
A.英国和中国
B.世界各地的城市和农村
C.欧美等工业化国家和广大亚非拉国家
D.欧洲国家和美洲国家
14.
从1868年到1900年的32年间,英、美、德、法四国的钢产量从24万吨猛增到2355万吨。铁路建设成为这一时期新兴工业化的中心,世界经济出现爆炸性的大增长。这主要是由于
A.技术革命引发人口迁移
B.火车和蒸汽机的发明
C.技术创新推动资本集中
D.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
15.
(题文)欧洲的物价上涨材料:16世纪,西班牙的物价上涨四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2.5倍。材料所述现象直接导致了
A.欧洲生产关系出现变动
B.大量黄金白银涌入西欧
C.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D.西方商业经营方式改变
16.
1843年至1855年,中国出口的茶由1300万斤增加到8400万斤,丝的出口由1000多包增加到5600多包。出口额的迅速增长
A.提高了农业与手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B.更加强化了小农经济形式
C.显现了近代经济被迫卷入世界市场
D.使得中国成为亚洲贸易中心
17.
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是
A.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工业
B.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C.轻工业比重大,重工业基础薄弱
D.只受到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
18.
“……入手而能用,着耳而得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材料描述的技术领域是
A.铁路运输
B.航运
C.航空
D.电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