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一 (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材料二 老农锄水子收禾,老妇攀机女掷梭。苗绢已成空对喜,纳官还主外无多。——(南宋)华岳《田家其三》
材料三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陨落》
材料四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归纳当时手工业经济发展的特点。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4)“18世纪的康乾盛世……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从经济史的角度简单说明理由。
材料一 1861年以后,航行于中国沿海及内核的各国商船增多。清政府担心漕粮运输受制于外轮,又无力筹集全部资金,统管局务;……而且,洋务运动的军事建设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于是,李鸿章向当时的同治皇帝上书,要求公开发行股票,通过股票募集资金,然后进行轮船招商。
材料二 招商局创造的中国“第一”
1872年 | 中国第一家股份公司、中国上传第一次行驶南洋航线 |
1876年 | 中国第一家船舶保险公司—仁和保险公司 |
1878年 | 中国近代第一家大型煤矿企业—开平矿务局 |
1879年 | 中国第一条专用电话线 |
1881年 | 中国第一条专线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 |
1890年 | 中国近代第一家用机器生产的棉纺织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 |
1897年 | 中国第一家华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
材料三 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举行换旗过户,这也是中国民族工商企业第一次收购外商资产。12月26日与英姿太古、怡和签订第一次齐价合同,是中国民族企业对抗外商倾轧的一次重大胜利。1912年民国元年2月1日招商局临时股东大会议决,同意将局产押借给孙中山临时政府作结款用;1937年招商局以“新铭”等7轮在江阴、上海、南京等地多次沉船抵御日寇沿江进犯……招商局被誉为“中国民族企业百年历程缩影”,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和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根据材料一,指出轮船招商局成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概括指出招商局发展进程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论述题- (共1题)
时间 | 世界 | 中国 |
19世纪前半期 |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了第一艘汽船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森发明蒸汽机 18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到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先后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1838年至1842年,中国向外输出的茶叶年均在四千多万担,到1846年达到八千多万担,生丝出口,由三千余包增至一万八千余包 |
19世纪中后半期—20世纪初 |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 1870年美国人洛克菲勒建立“美宇石油公司” 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9年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最终形成 | 1861年曾国藩创立中国第一家官办军用工业安庆军械所 1865年李鸿章设立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方举赞创办上海发昌机器厂 1894年—1895年洋务运动失败 1895—1913年英日德俄在中国开办10万以上的企业共计113家 1895—1913年资本10万以上的新建的中国民族工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 |
上表为19世纪前半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外经济领域的重大历史事件。对比表中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体现中外比较或关联,史论结合。)
3.单选题- (共19题)
A.大运河沟通了南北经济 |
B.长途贩运贸易艰难起步 |
C.区域经济多样性日益突出 |
D.全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改变 |
A.明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B.明政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C.机户没有生产自主权 |
D.明政府组织机户进行有序的生产 |
A.农民受到沉重剥削 |
B.田庄经济自给自足 |
C.田庄商品经济发达 |
D.手工业者劳动繁重 |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
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 |
A.丝绸 |
B.瓷器 |
C.铁器 |
D.青铜器 |
A. 贸易出超地位优势明显
B. 海外贸易取得一定发展
C. 闭关锁国政策遭到冲击
D. 关税增长主要依靠进口
1786年 | 1790年 | 1800年 | 1807年 | 1830年 |
38 | 30 | 9.5 | 6.75 | 3 |
A.经济危机导致产品的滞销 |
B.市场饱和加剧供求矛盾 |
C.政府调控降低商品价格 |
D.技术变革使生产成本降低 |
A.技术传播 |
B.市场拓展 |
C.殖民扩张 |
D.制度渗透 |
A.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 |
B.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 |
C.不同文明得以交融和发展 |
D.人类历史迈入工业文明时代 |

A.中国的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 |
B.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
C.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渐瓦解 |
D.实业救国思想取得了重大成就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4.选择题- (共5题)
①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②经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物 ③染色体数目的减少或增加 ④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部分的交叉互换 ⑤唐氏综合症患者细胞中第21号染色体多了1条 ⑥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 ⑦自然生长的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植株,后代出现了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
①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②经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物 ③染色体数目的减少或增加 ④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部分的交叉互换 ⑤唐氏综合症患者细胞中第21号染色体多了1条 ⑥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 ⑦自然生长的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植株,后代出现了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
①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②经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物 ③染色体数目的减少或增加 ④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部分的交叉互换 ⑤唐氏综合症患者细胞中第21号染色体多了1条 ⑥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 ⑦自然生长的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植株,后代出现了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②一个消费的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成长
③居民购买力不断提高
④消费决定生产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