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材料一 1750年英国人口有1050万,1850年为2750万,1851年,城市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50.2%,首次超过乡村人口。 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 下图显示了工业化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注: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是工业化起飞阶段;从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末至今,是信息化阶段。
材料三 2009年12月8日,在被称为“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国际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指出:气候问题是发达国家近两百年工业化过程中不加节制地排放造成的,发达国家对此负有责任。发达国家要求近几十年才开始工业化、还有大量人口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发展中国家承担超出其应尽义务和能力范围的减排目标是毫无道理的。世界上所有国家应就解决危险的气候变化问题进行讨论。
——《谁应该对气候变化负责?》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人口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并概括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2)根据材料二,说明工业化以来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
(3)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超出其应尽义务和能力范围的减排目标”说明了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今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危机等环境问题的认识。
材料一 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三次演变
时间 | 国际关系格局 | 形成标志 | 维护工具 |
20世纪20年代~二战前 | A |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 国际联盟 |
20世纪40—90年代初(二战后—90年代初) | 两极格局 | 雅尔塔会议 | 联合国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 | 多极化趋势 |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 联合国 |
材料二 一组国际经济组织徽章

材料三 战败后的日本,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但……到了1955年,日本工业就已恢复到二战前的最高水平。此后近20年间,日本经济进入 “高速增长”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二战后东亚的经济奇迹。
——川教版《世界历史》下册
材料四 日本自民党5月30日上午召开国防小组和安全调查会的联席会议,批准了有关新《防卫计划大纲》的建议草案。考虑到朝鲜的核及导弹开发,草案建议政府考虑使自卫队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建议草案针对中国的海洋活动提出了加强岛屿防卫。
——摘编自《参考消息〈日拟发展攻击敌国基地能力〉》·2013年5月31日第19830期
(1)写出材料一中标有英文字母处的内容。其中“国际联盟”和“联合国”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反映出世界人民的什么共同追求?(2)材料二反映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该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及其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3)材料三中说到,战后日本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请分析其原因?
(4)当今,日本经济再次强大,你认为日本还会在亚洲挑起新的战争吗?请你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2.选择题- (共21题)
选项 | 历史史实 | 历史解释 |
A | 非洲的尼罗河 | 是埃及文明出现的条件之一 |
B | 森严的种姓制度 | 表明神权高于世俗权力 |
C | 公民大会的出现 | 雅典的全体居民都享有权利 |
D | 《汉谟拉比法典》 | 表明人类社会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
A.A | B.B | C.C | D.D |
A.主权在民 | B.直接民主 | C.民主监督 | D.依法执政 |

A.甲国兴起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后成为大一统的帝国,基督教被定为国教。 |
B.乙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共和制国家,最先成为工业国。 |
C.丙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
D.丁国通过大化改新开始近代化,后来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的加强 |
B.促使封建主日益贪婪,加紧对市民的剥削 |
C.形成了早期资本主义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
D.提高了西欧国际社会的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
A.《物种起源》《共产党宣言》 | B.《神曲》《美国的悲剧》 |
C.《神曲》《共产党宣言》 | D.《物种起源》《战争与和平》 |
①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资本家为追求利益对劳动者进行剥削
③现代工厂大机器生产过程中体现分工合作
④机器生产的优越性在于代替了人手大部分的劳动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①少数大国争夺世界霸权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③军国主义政策的推行
④科技进步,制造出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现代交通、通讯工具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瓦特改良蒸汽机、爱迪生研制白炽灯、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
B.三角贸易、美国出兵轰炸南联盟、极端组织发动恐怖袭击 |
C.达尔文提出优胜劣汰、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牛顿发现三大定律 |
D.墨子提出兼爱非攻、莎士比亚赞扬人性高贵、我国坚持人民至上 |
A.拿破仑加冕时使用电灯照明 |
B.拿破仑的办公桌上放有《物种起源》 |
C.拿破仑坐火车去视察法国的工厂 |
D.拿破仑听取大臣汇报《法典》起草进程 |
A.一党专政独立与人权 | B.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原则 |
C.多党执政人权与法治 | D.民主共和制王权高于议会 |
A.日本 | B.美国 | C.中国 | D.俄国 |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扩张 |
B.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张 |
C.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
D.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确立 |
A.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B.改革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 |
C.改革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
D.改革没有使俄国专制制度发生本质性改变 |
A.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 B.建立军部法西斯专政 |
C.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 D.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
①美国经济出现大萧条
②美国人口多导致生存艰难
③苏联计划经济成效显著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A.利用价格、金融、赈济、补贴等调控手段全面干预经济,发展恢复经济 |
B.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把发展恢复经济的任务完全交给市场 |
C.模仿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日本,利用对外侵略扩张转嫁危机 |
D.模仿俄国,动员工人和士兵发动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