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531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4/9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4世纪前后,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反对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材料三 

材料四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项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权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两幅世界名画的作者是同一个人,他是谁?
(2)与材料一、材料二有关的欧洲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该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三的图片是法国著名的三位思想家,他们都与什么思想运动有关?
(4)分析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伏尔泰的主要思想主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终于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英国发生了两场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材料二 不论是水力还是风力,都要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比如水力机器必须建立在河流旁,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河流,而且水的多少也受到季节的限制……这样,人们开始研究可以提供更强大、更持久、更稳定、能在任何季节和地方使用的动力机器。
(2)材料二中提到的更强大、更持久、更稳定的动力机器是什么?它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三 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等电讯手段的出现及其大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3)请从材料三中找出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的科技成果。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4)工业革命对我们建设现代化有何启示?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3.
战争教育了人们,人类在血与火的教训中探索着和平之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05年至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战略地区引发的局部冲突简表
起止时间
主要国家
争夺地区
局部冲突
 
1905年~1911年
 
德、法等
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咽喉要地
 
摩洛哥危机(北非)
1908年~1919年
俄、奥匈、德等
巴尔干半岛
波斯尼亚事件(巴尔干半岛)
1912年~1913年
俄、奥匈等
巴尔干半岛
巴尔干战争(两次)
 
材料二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前往萨拉热窝巡视。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波射杀身亡。普林西波被捕审讯时,大胆地陈述了他的信念和动机:“我毫不后悔,因为我坚信我消灭了一个给我们带来灾难的人,做了一件好事。”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以这起突发事件为由向塞尔维亚宣战。8月1日、3日,德国先后对俄国、法国宣战。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8月4日奥匈帝国对俄国宣战。日本在8月23日向德国宣战。土耳其加入同盟国一方作战。世界性战争爆发。

——选自《全球通史》

材料三 战后,德法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美国一直在国际事务中寻机打压法国;意大利身为战胜国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但因战争损失惨重,为强权的独裁统治奠定了基础;志在远东,急于扩张的日本与这一地区有重大利益的美国矛盾加剧等。这种种现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播下“火种”。

——选自《图说欧洲史》

材料四  2000年,联合国举行了“千年首脑会议”,15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关系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会议发表的宣言提出了和平、安全与裁军,以及发展与消除贫困等目标,体现了人类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选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高中历史(选修)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回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哪一战略地区争夺最为激烈?
(2)结合材料二简要谈谈你对这起“突发事件”的看法。
(3)依据材料三回答,此次世界性战争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回答,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什么?
4.
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未经过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过国会准许……皆为非法。”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摘自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英国哪一部法律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英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是指何国?这一大国的出现开始于哪一场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请写出宣告“这个国家出现”的法律文件
名称。
(3)材料三的内容源于法国的什么文献?它所提出的政治主张与当时欧洲兴起的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有关?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

2.选择题(共23题)

5.
泉州清净寺(见下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处伊斯兰教建筑,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以下古建筑中,属于伊斯兰教建筑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中国的故宫
C.印度的佛塔
D.麦加清真寺
6.
世界三大宗教是
①佛教
②道教
③基督教
④伊斯兰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
奥运会呈现出的鲜明“人种特色”引人关注:黄种人在射箭、体操、羽毛球、乒乓球等灵活性高的项目上表现出色;白人几乎独霸游泳、赛艇等项目;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则像一道黑色闪电,再破男子百米世界纪录。造成不同人种间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
A.各自的祖先不一样
B.吃的食物不一样
C.自然地理环境不同
D.人的智商水平不同
8.
小明暑假打算到海外某国旅游。他在网上多次搜索“非洲”“金字塔”“七大奇迹”等关键词。由此我们可知他打算去的国家是
A.埃及
B.印度
C.刚果
D.纳米比亚
9.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某历史兴趣小组要对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进行研究性学习,你认为最合适入选的人物是
A.伯利克里
B.屋大维
C.穆罕默德
D.查理•马特
10.
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仿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施一系列改革,为日本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这次改革是
A.查理•马特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孝文帝改革
11.
世界历史上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所举的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
A.希波战争
B.罗马征服地中海
C.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D.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12.
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孕育这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因素是
A.大河文明
B.海洋文明
C.高山文明
D.石器文明
13.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因反对教会,批判神学而被捕入狱,最后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火刑柱上。在西欧封建时代,经常会有人因思想或学术上的创新而被视为“异端”,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这种现象说明了()
A.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B.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C.西欧封建国家内部管理权力分散
D.西欧封建制度等级森严
14.
《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它是
A.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B.阿拉伯帝国民间故事集
C.古希腊的著名悲剧代表作品D.研究法国城市兴起的史料
15.
古代东西方交流,既有暴力冲撞,也有和平往来。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返回后把在中国的见闻口述书《马可·波罗游记》。下列对该书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第一部向西方介绍中国的著作B.丰富了当时人们的地理知识
C.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有重大影响D.不利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16.
下列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①来克星顿打响了抗英斗争的第一枪
②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③《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的独立
④萨拉托加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7.
2016年6月16日,沪昆高铁全线贯通。沪昆高速铁路途经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6座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线路全长2266公里,设计开行时速350km/h,是中国东西向线里程最长、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在人类火车史上,具有开创性贡献的人物是
A.瓦特
B.史蒂芬孙
C.哈格里夫斯
D.富尔顿
18.
20世纪末,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评选结果是马克思高居得票榜首。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人民宪章》公布
B.“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
C. 《国际歌》广泛传唱
C.《共产党宣言》发表
19.
小华在课堂学习中,整理了如下内容:①普法战争;②巴黎工人起义;③“五月流血周”;④《国际歌》。他这堂课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第一国际
B.巴黎公社
C.法国大革命
D.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20.
他出身贫寒,只受过很少的学校教育,当上国家领导人后,国内发生了叛乱,他领导人民战胜了叛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但战争刚结束,他就遇刺身亡。他是
A.华盛顿
B.林肯
C.拿破仑
D.克伦威尔
21.
“农奴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已经被剥夺得一无所有了。”这则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B.美国解放黑人奴隶
C.日本明治维新
D.中国戊戌变法
22.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将相互隔绝和孤立的欧、亚、非、美四大洲连成“同一个世界”的事件是
A.文艺复兴运动
B.启蒙运动
C.新航路的开辟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3.
新航路开辟后,原产美洲的玉米、烟草、花生、西红柿等作物开始传入欧亚,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这种现象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
A.推动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B.加强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
C.促进了欧洲工商业发展
D.促进了欧洲文化思想的繁荣
24.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决定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体现的治国思想是(    )
A.学习西方B.鼓励人民富起来C.工业立国D.对外掠夺
25.
2014年世界足球赛在巴西举行,广大球迷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到物产丰饶的美洲大地16—19世纪中期,在美洲和欧洲、非洲之间盛行一种贸易,它为美洲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这种贸易在历史上被称为()
A.商品贸易B.军火贸易
C.三角贸易D.鸦片贸易
26.
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的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沧,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A.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7.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了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是因为牛顿
A.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B.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
C.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
D.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