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530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9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识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三据估计,宋代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代增加到8.5亿亩,清代又增加到11~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外国人视为很难开发利用的“边际土地”。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请完成:
(1)材料一中的农具各有什么特点?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农具不断改进的认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一经济形式?概括指出这一经济形式的主要特点。
(3)某同学认为材料三中的现象与人口膨胀直接相关,你认为他的分析是否全面?为什么?
2.
市场经历了一个从分散、局部到整体、全球化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二战前的世界市场基本上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几乎都从属于、服务于资本主义的国际生产和交换。战后国际形势发展了深刻变化,随着殖民体系的崩溃,涌现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使世界市场的国家构成发生了变化,世界市场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等各种不同经济类型国家的市场体系所组成。
材料三

(1)从材料一中提取信息说明中国宋代的市场活动有何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对文学主流的表现形式产生了什么影响。
(2)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市场也就开始具有了国际性。而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则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概括指出16~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3)依据材料二、三,概括二战后世界市场发展的特点。这反映了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
3.
阅读下列材料:
2003年1月19日下午,陕西省宝鸡市杨家村的5个村民,来到村北的土崖上挖土,突然发现一个洞口,洞里堆满了青铜器。他们赶紧用土块封住洞口,及时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报告。有关部门派人清理这个窖藏。出土的27件西周晚期青铜器,全部铸有铭文,总字数大约有3500字。其中的三足附耳青铜盘,铭文长达370多字。考古学家惊呼:“这是我国2003年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21世纪考古的重大发现。对这些铭文的解读,也许将改变我们对西周历史的认知。”这几位农民保护国家文物的行为,受到政府的表彰。
请完成:
结合学过的法律知识,想一想,作为一个公民,发现历史文物和遗址后,应该如何处理?

2.简答题(共1题)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李文知《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

请完成: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之间的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3.单选题(共20题)

5.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
A.出现了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城市
B.制瓷行业中出现分工很细的技术分工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纺织行业中出现由“机户”开设的机房
6.
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A.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B.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7.
下列关于唐长安城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宫殿宏伟,街道整齐
②注重城市绿化,建设排水设施
③突破了“坊”“市”界限,商业活动没有区域限制
④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
明朝的商业与战国时期相比,其进步表现在
①封建政府放弃了轻视商业的政策
②商业活动更贴近人民的生活
③盐铁贸易已经逐渐趋于衰落
④商业中心和行政中心分离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9.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
A.拥有大量土地,生活稳定
B.受地主沉重剥削,毫无积极性可言
C.经营规模大,积极性高
D.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
10.
我国古代手工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是在
A.原始社会末期
B.夏朝
C.商朝
D.春秋
11.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最主要经营形态是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个体手工业
12.
下列对田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田庄内基本可做到自给自足
B.田庄内各生产部门基本具备,可以说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
C.田庄内的成员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分配
D.田庄内的僮仆除了为主人劳作外还必须承担护卫田庄安全的责任
13.
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业经营成为可能的根本原因是
A.铁农具的出现和推广
B.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C.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D.牛耕的逐步普及
14.
关于小农经济表述正确的是
①产生于商代
②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③生产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
④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
观察下图,图中的犁耕方式开始于
A.春秋战国
B.西汉后期
C.三国两晋
D.隋唐时期
16.
明清时期,松江一些商人开设暑袜店,出资购买尤墩布分给当地居民缝制暑袜,计件付酬,再将暑袜拿到店里出售,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①暑袜店主具有早期资本家的性质
②他的资本由商业资本转换为工业资本
③暑袜店就是集中的手工工场
④暑袜店店主进入了商品的生产领域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
明朝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商者,三倍于前”的社会现象,这说明  (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商品经济相对发展
18.
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扩张的影响有
①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促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
③加剧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贫困
④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19.
世界市场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包买主的出现
C.西班牙、葡萄牙进行殖民活动
D.商业资本的巨大作用
20.
七年战争期间,英法进行争夺殖民地最后较量的主要地区有
①中国
②印度
③北美
④非洲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1.
到达亚洲的西方航海家有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2.
17-18世纪荷、英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
①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②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③为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
④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
23.
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A. 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 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 蒸汽锤、铁路设备 D. 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24.
1876年,美国为纪念建国100周年,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当时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作为中国工商业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李圭在参观时发现美国产品“约局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造成中国“竟无一物于此“的历史根源是
A.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突出B.洋务运动受到顽固派阻挠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才刚刚起步D.中国落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