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其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什么问题?
(3)材料三表明了什么问题?
(4)材料一至材料三这一组材料反映了什么重要的历史进程?
(5)材料四和材料五反映了哪些现象?
(6)材料五和材料六反映了哪些实质问题?
材料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材料二 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直(按:即使自己在争讼中获胜),及断狱曰,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国语·晋语九》
材料三 季孙欲以田赋(按:按田地收取地租),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左传·哀公十一年》
材料四 唐高宗时,富商邹风炽“邸店园宅,遍满海内,四方物尽为所有。”——《太平广记》
材料五 至(开元)十三年……在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歧州(陕西凤翔),夹路列让肆待客,酒馔丰溢……南至荆襄,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州(今成都)凉府(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杜佑《通典》
材料六 唐玄宗曾问巨豪王元宝有家私多少,回答说:“臣请以绢一匹,系陛下南山树,南山树尽,臣绢未穷。”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其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什么问题?
(3)材料三表明了什么问题?
(4)材料一至材料三这一组材料反映了什么重要的历史进程?
(5)材料四和材料五反映了哪些现象?
(6)材料五和材料六反映了哪些实质问题?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说,最早开始远洋冒险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主要是依靠暴力去进行赤裸裸的财富掠夺,那么,紧随其后的荷兰人由于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十分自然地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
材料二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承王位的时候,从英吉利海峡的那一边,不断地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险家成功发财的消息。……在新世界的游戏规则里,赢得海洋比赢得陆地更为重要。
(2)17世纪荷兰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18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请说明荷兰和英国对外殖民扩张相似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3)你认为成为一个大国,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结合材料二,回答英国的异军突起给你什么启示?
材料一 如果说,最早开始远洋冒险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主要是依靠暴力去进行赤裸裸的财富掠夺,那么,紧随其后的荷兰人由于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十分自然地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
材料二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承王位的时候,从英吉利海峡的那一边,不断地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险家成功发财的消息。……在新世界的游戏规则里,赢得海洋比赢得陆地更为重要。
——《大国崛起》
(1)从材料一中找出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成为大国的不同途径。(2)17世纪荷兰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18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请说明荷兰和英国对外殖民扩张相似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3)你认为成为一个大国,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结合材料二,回答英国的异军突起给你什么启示?
2.单选题- (共28题)
3.
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 |
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
6.
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①商业贸易控制松弛
②打破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
③“交子”的出现

①商业贸易控制松弛
②打破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
③“交子”的出现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 |
8.
北宋四川地区通行的铁钱体重值小。大铁钱每十贯重120斤,小铁钱每十贯重65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达130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开始出现
A.飞钱 |
B.交子 |
C.票号 |
D.柜坊 |
9.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传统经济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逐步形成
②传统的小农经济形成并开始成长
③“工商食官”制度逐渐被打破
④传统的经济政策开始产生
①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逐步形成
②传统的小农经济形成并开始成长
③“工商食官”制度逐渐被打破
④传统的经济政策开始产生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2.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䦆、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
13.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
14.
《柳南续笔》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它反映了
A.棉花在内地的传播 |
B.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 |
C.棉纺织技术的推广 |
D.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
16.
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
B.物流通畅的草市 |
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
D.工官监管的夜市 |
17.
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发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②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③会馆的出现与商帮密切相关
④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①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②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③会馆的出现与商帮密切相关
④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②③ |
18.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一段描述:“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段描述反映清政府
A.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
B.绝对禁止中外贸易 |
C.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19.
某史书记载:“乔治·华盛顿长期相信‘虽然中国人的形象和外表很有趣,但也是白种人’。华盛顿这一错误观念直到1785年才由一名记者予以纠正。”下列对华盛顿“错误观念”的成因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A.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所致 |
B.当时美国对欧洲以外的世界了解不多 |
C.乔治华盛顿未曾到过中国 |
D.当时欧洲人普遍认为中国人是白种人 |
20.
我国古代赋税制度主要是建立在人口和土地等项目的基础上,这表明
A.我国是人口众多土地广袤的大国 |
B.农业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
C.我国历代政权都重视农业的发展 |
D.封建地主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
24.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民族的发展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重要阶段,这种“统一”和“融合”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
B.东方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
C.东西方之间的政治交流 |
D.东西方之间的经济交流 |
25.
在某校校园文化艺术节晚会上表演的一场历史剧中,有四位同学分别扮演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下列台词中有误的是( )
A.我是迪亚士,我开辟了从欧洲到非洲最南端的一条航线 |
B.我是达·伽马,我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线继续前进,到达印度 |
C.我是哥伦布,我总共三次航行,开辟了到达印度的航线 |
D.我是麦哲伦,我的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回到了欧洲 |
27.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 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 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 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 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A. 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 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 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 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28.
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欧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造成上述对世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
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
B.泄界各地区处于隔绝闭塞状态 |
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 |
29.
1603年,以为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
3.选择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8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