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山东滨州邹平双语校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1524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5/2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道路决定命运,发展才能自强。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充满艰辛,历程曲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在夹缝中艰难求生。根据材料一概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
材料二《中国现代化历程》一书认为:中国自1840年开始的现代化历程经历了三种道路的转化,其中第二条道路是指1949-1978年的“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这一时期的现代化带有苏联的“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色彩。
(2)从经济角度用史实说明带有苏联特色的“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道路是如何确立的?这条道路所呈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当时有何显著特点。
材料三 “那一年(1978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段完全不同的历史。21世纪初,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
——英国《卫报》
(3)1978年以后的现代化被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中国转变”发生的原因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单选题(共15题)

2.
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
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3.
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年多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A.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B.自然经济取得了根本性突破
C.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D.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4.
我国古代史上,民营纺织、矿冶、制瓷等行业开始居于社会生产的主导地位,是在
A.唐朝初期B.北宋晚期C.明朝中期D.清朝前期
5.
“官街鼓”又称“咚咚鼓”,是一种报时信号。《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的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宋代坊市制度的崩溃
B.宋代不重视商业发展
C.宋代在城市管理上出现了倒退
D.宋代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6.
秦奋在历史学习中发现:欧洲的一些地名与其他地区的地名非常相似,如荷兰有西兰(Zealand),大洋洲有新西兰(NewZealand);法国有奥尔良(Orleans),美国有新奥尔良(NewOrleans)。对此现象的由来,正确的解释是
A.两者地理形势相同所致
B.两者文化传统相同所致
C.两者关系世代友好所致
D.欧洲列强殖民活动所致
7.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为主要内容,主要殖民国家之间展开了一场世界版的“三国演义”。它们是
A.葡、西、荷
B.英、西、荷
C.英、法、荷
D.英、法、俄
8.
下图是美国在20世纪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结合所学,你认为下面哪项推断是错误的
A.①阶段发展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②阶段发展的原因是罗斯福新政的实行
C.③阶段发展的外部原因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D.④阶段发展的原因是由于美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9.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这种变化是由于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民族工业的繁荣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国共内战的开始
10.
(洋务运动)“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引文中的“贵局”应该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轮船招商局
C. 铁路矿务局
D. 福州船政局
11.
造成下表现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中国关税收入总额及在中央政府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情况
 
收入
比重
1913年
1697万元
21%
1928年
17914万元
41%
1929年
27554万元
51%
 
A.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
B.南京国民政府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C.一战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增加
D.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了关税自主政策
12.
下表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我国农业机器与工具进口的情况(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

该表能够反映的准确信息是
A.农业领域近代化有所拓展
B.传统农具逐渐退出农业生产
C.国民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
D.自然经济主导地位逐渐丧失
13.
“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该文告的发布时间最可能是在
A.晚清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民国初年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4.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党和政府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举措。20世纪80年代,我国曾在改革中实践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道路。这条道路是
A.大力发展高效农业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大力推行联产承包
D.限制农民进城打工
15.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导致这种现象的决定性因素是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西方的封锁包围
C.摒弃市场的制度
D.东欧剧变的冲击
16.
学者贝尔·布尔让对某一时期英国的全部工业活动进行了如下分类。这一时期应是
(一)形同星云的无数家庭作坊
(二)位置分散、但互有联系的工场
(三)集中的制造工场
(四)拥有机器设备以及用水和蒸汽动力的制造厂
 
A.13—14世纪B.14—17世纪
C.15—18世纪D.19—20世纪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