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材料一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 个… … 各关税吏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 … 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二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1)材料一反映了明清时期的什么政策?这种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郭德利认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
——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二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1)材料一反映了明清时期的什么政策?这种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郭德利认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
2.单选题- (共23题)
2.
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
B.佛教的广泛传播 |
C.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
D.封建统治者实行愚民政策 |
4.
在我国古代,“六畜”常与“五谷”相提并论,祈盼“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
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
8.
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 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 |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
11.
《乔家大院》、《晋商》、《徽商》等电影、电视作品使明清的“商帮”走入人们的视野,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商业群体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政府大力支持 | B.具有地域性 |
C.长途贩运活动为主 | D.白银广泛流通为条件 |
13.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状况的介绍,正确的是( )
①原始社会末期,商品交换的特点是以物易物 ②商朝产生了职业商人 ③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许多实力强大的自由商人 ④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⑤明清时期,形成微商、晋商、宁绍商人、闽商等大商帮
①原始社会末期,商品交换的特点是以物易物 ②商朝产生了职业商人 ③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许多实力强大的自由商人 ④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⑤明清时期,形成微商、晋商、宁绍商人、闽商等大商帮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⑤ |
14.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在这场“商业革命”中
A.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
B.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C.形成区域性大商帮 |
D.广泛使用金属货币白银 |
15.
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文渊薮”的说法,反映了()
A.经济重心南移带来政治重心南移 |
B.政治重心南移带来经济重心南移 |
C.经济重心南移带来文化重心南移 |
D.南方自古以来人才聚集 |
16.
据统计:若以秦岭淮河为界,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北方人口户数占全部人口户数的77.5%,南方占22.5%;按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之户数,北方占37.3%,而南方占62.7%。造成以上人口地域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战乱,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C.交通的发展与进步 |
D.南方统治者实施仁政 |
17.
1493年,哥伦布完成第一次远航以后,带回了他在新大陆采集的“印第安人文明之花”的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并广泛种植,极大地缓解了饥荒对旧大陆人类生存的威胁。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哥伦布是彻底解决亚欧大陆饥荒问题的有功之臣 |
B.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美洲和欧洲的经济联系 |
C.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
D.新航路的开辟证实了地圆学说 |
18.
对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追求贵金属黄金 |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需求量增加 |
C.欧洲商业危机──东西方通商要道断绝──商品价格猛涨 |
D.追求贵金属黄金──航海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
19.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远航探险时才开始。”这样说主要时由于( )
A.在此以前未出现著述世界历史的史学家 |
B.其探险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生活状态,促进了世界各民族的融合、统一 |
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曾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 |
D.其探险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发展 |
20.
1992年在纪念哥伦布航行500周年时,许多印第安人后裔却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印第安人后裔所说的“苦难”是指哥伦布的航行
A.导致了当地部落之间的频繁战争 |
B.加剧了美洲自然环境的恶化 |
C.对美洲的殖民扩张、掠夺和屠戮 |
D.将印第安人掠卖到非洲为奴 |
21.
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是:
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的人文思想 |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
D.传播天主教 |
22.
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各民族的发展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重要阶段,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
B.东方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
C.东西方之间的政治经济交流 |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其他国家 |
23.
1911年,伦敦居民约翰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也可以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这一现象的最终形成在根本上得益于:
A.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
C.经济全球化 |
D.交通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