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熙年间,朝廷根据江南机户的请求,废除“织机不得逾百张”的限制,丝织业日趋兴盛,南京织机已逾三万张,出现了拥有织机五六百张的丝织工场。苏州东城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丝织生产的分工也更细密,机房织出的生绢生绸,还要经过练房、染房、漂房的加工。不管是机房、练房,还是染房、漂房,内部又有许多分工,如练房内部有煮、沤、曝等不同的工序分工。
材料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状况。
(2)分析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
(3)比较材料一、二说明清政府的政策对工商业发展所起的不同作用及认识。
材料一:康熙年间,朝廷根据江南机户的请求,废除“织机不得逾百张”的限制,丝织业日趋兴盛,南京织机已逾三万张,出现了拥有织机五六百张的丝织工场。苏州东城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丝织生产的分工也更细密,机房织出的生绢生绸,还要经过练房、染房、漂房的加工。不管是机房、练房,还是染房、漂房,内部又有许多分工,如练房内部有煮、沤、曝等不同的工序分工。
材料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状况。
(2)分析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
(3)比较材料一、二说明清政府的政策对工商业发展所起的不同作用及认识。
2.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汉代南海“丝绸之路”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绸、黄金、釉陶器和玉器等罗马的玻璃器具,非洲的象牙、犀角,西亚的银器,南亚和东南亚的琥珀、玛瑙、珠玑、果品等异域珍品,也通过此路运到了番禺,……由于航路便利,佛教僧人乘船西行朝圣者络绎不绝,……其中大部分为中国僧人,也有少数高丽、新罗、日本僧人。……对外贸易带动了海外移民,促进了南海区城的民间往来,海南由此成为全国著名的侨乡之一。
——张-平《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南海区域的影响》
材料二“很难以一种镇定自若的心态来想象,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这样一个疆土辽阔的国家,集中于一个实施有效统治的政治组织之内……,拥挤在相对其人口非常狭小的国土内。”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材料三1865年李鸿章建立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868年造成第一艘轮船“恬吉”号(后改名为“惠吉”号),该船木壳明轮,锅炉自造,主机由外国的旧机器改装。至1885年先后制造大小轮船十余艘,此后即行停造,专门修理南、北洋各省船舰。
——《洋务运动》
材料四见下图


胡里山炮台清朝派遣的留学生
(1)根据材料一,归纳海上“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2)结合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马汉认为中国发展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马汉所说问题?
材料一汉代南海“丝绸之路”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绸、黄金、釉陶器和玉器等罗马的玻璃器具,非洲的象牙、犀角,西亚的银器,南亚和东南亚的琥珀、玛瑙、珠玑、果品等异域珍品,也通过此路运到了番禺,……由于航路便利,佛教僧人乘船西行朝圣者络绎不绝,……其中大部分为中国僧人,也有少数高丽、新罗、日本僧人。……对外贸易带动了海外移民,促进了南海区城的民间往来,海南由此成为全国著名的侨乡之一。
——张-平《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南海区域的影响》
材料二“很难以一种镇定自若的心态来想象,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这样一个疆土辽阔的国家,集中于一个实施有效统治的政治组织之内……,拥挤在相对其人口非常狭小的国土内。”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材料三1865年李鸿章建立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868年造成第一艘轮船“恬吉”号(后改名为“惠吉”号),该船木壳明轮,锅炉自造,主机由外国的旧机器改装。至1885年先后制造大小轮船十余艘,此后即行停造,专门修理南、北洋各省船舰。
——《洋务运动》
材料四见下图


胡里山炮台清朝派遣的留学生
(1)根据材料一,归纳海上“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2)结合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马汉认为中国发展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马汉所说问题?
3.
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1)材料一中中国早期民族企业创办于何时?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近代民族工业在历史上有过发展的高潮,这一高潮大概出现在什么时期?这一高潮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之后为何很快又衰落了?
(3)从近代民族企业的历史命运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 创办人 | 企业名称 |
上海 | 方举赞 | 发昌机器厂 |
南海 | 陈启源 | 继昌隆缫丝厂 |
天津 | 朱其昂 | 贻来牟机器磨坊 |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1)材料一中中国早期民族企业创办于何时?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近代民族工业在历史上有过发展的高潮,这一高潮大概出现在什么时期?这一高潮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之后为何很快又衰落了?
(3)从近代民族企业的历史命运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2.单选题- (共24题)
4.
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由此可以得出
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
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
C.古人特别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
D.商朝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
6.
唐人崔融《禁屠议》说:“江南诸州,乃以鱼为命;河西诸国,以肉为斋。”近代史学家吕思勉说:“而(唐)北方之人,亦未尝不以稻米为美”。这主要说明了当时
A.农耕文明高度发达 |
B.南北经济的差异与交流 |
C.对外贸易的不断繁荣 |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
7.
关于古代“市”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①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②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③南北朝时形成民间集市——草市
④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时间上的限制
①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②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③南北朝时形成民间集市——草市
④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时间上的限制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9.
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

戈 母已簋(食器)角(酒器) 耜 犁
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 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 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③人类进入铁器时代 ④青铜农具广泛应用

戈 母已簋(食器)角(酒器) 耜 犁
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 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 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③人类进入铁器时代 ④青铜农具广泛应用
A.②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 |
13.
著名的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蝉衣,其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量仅49克。从纺织技术方面判断,它可能出自
A.私营手工业 |
B.家庭手工业 |
C.官营手工业 |
D.以上都有可能 |
15.
据清代史书记载:“上自绅富,下自委巷工贾胥史之俦,赢十白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对上述材料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产物 |
B.是重农抑商政策带来的后果 |
C.不利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
D.导致资本主义萌芽中断的主要原因 |
17.
2010年10月31日晚,上海世博会胜利闭幕,同时决定中国馆将续展半年。中国馆展出的是动态的电子版《清明上河图》,其原作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北宋汴京城内外社会生活和习俗,“折射出了时代的风采”。“时代的风采”指( )
A.农业占据主导地位 | B.北宋风俗画的写实精神 |
C.北宋城市商品经济的发达 | D.手工业商人人数众多 |
18.
《明史》中记载:明朝初年并没有“银法”(即使用白银作为货币的规定),到明英宗时规定“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这一规定
A.意味着传统经济政策的改变 |
B.使白银成为唯一的货币 |
C.有助于白银的货币化 |
D.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
19.
据《十三行史料展》记述“……18至19世纪上半期,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
A.资本主义商业活动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展开 |
B.反映了当时中国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达 |
C.十三行是清代官方特许的外贸机构 |
D.广州是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港 |
22.
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是
①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②自然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
③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④西方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
①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②自然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
③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④西方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25.
法币100元在1937年可以买两头黄牛,到了1947年却只能买到一个煤球,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商品的涌入 |
B.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
C.繁重的捐税负担 |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
26.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实际上提出了
A.开辟一条合乎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 |
B.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关系的问题 |
C.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 |
D.科学判断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问题 |
27.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3.选择题- (共6题)
3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 )
①Rt△ABC中,已知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为5;
②有一个内角等于其他两个内角和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③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若a2+c2=b2,那么∠C=90°;
④若△ABC中,∠A:∠B:∠C=1:5:6,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