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泉市第二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514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

——清·雍正帝语

材料二 《中国与世博:历史记录(1851~1940)》一书中记述到:1851年伦敦博览会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1876年费城世界博览会,爱迪生发明的电报机首次展出,博览会会址建立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突出交通设施建设成果。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向观众介绍了飞机和无线电。
上海买办徐荣村携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以私人身份参加了伦敦世博会,获金银大奖。费城世博会是第一次真正有中国代表参加的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的展品是丝、茶、瓷器、绸货、雕花器等。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展品仍是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华特色的游艺戏院、一间佛殿、一间茶室、一个东方美食园。
材料三 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摘自方舟《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

(1)依据材料一回答,在对外贸易方面,清政府的哪些做法也反映了上述社会经济思想主张?这些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重大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博会上中国展品与西方国家的展品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量贵重金属的涌入对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的影响。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无可争辩的运输队”的实际含义是指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
广东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近代广东所产生的著名的民族企业,其创办人简照南1870年出生在南海县。简照南年青时到香港跟随叔父从事瓷器业,有一天,他对叔父说:“如今各国商人均争夺中国市场,我们所经营的瓷器贩销,不足以制胜,我想自树一帜,与各国争一高低。”于是,简照南开设了“顺泰”轮船公司,往来于日本、南洋及欧美各地。因为中国公民在国际上没有地位,不能领取公海航行执照,简照南便加入了日本国籍,向日本政府注册。1906,简照南又决定进军烟草业,在香港设立了“广东南洋烟草公司”。
20世纪初的中国烟草市场完全被英美的烟草公司所垄断。简照南潜心研究制烟工艺一年,生产出“白鹤”牌香烟。然而,“白鹤”牌一经推出,英美烟草公司就以“白鹤”牌的包装与其出品的“玫瑰”牌相似而状告南洋公司,港英政府遂收缴了价值2000元的“白鹤”牌香烟在香港巡理府前焚毁。简照南被迫改出“双喜”牌香烟,并很快成为畅销产品。
英美烟草公司不甘心,利用黑社会威吓烟贩,不准他们销售南洋公司的香烟,南洋公司因此陷入困境,不得不宣布破产拍卖,而价值9万元的机器原料居然没有人敢承买。简照南只好重操旧业,一边经营土洋杂货,一边推销香烟。
1912年后,南洋公司慢慢走出了困境,1912年获利4万余元,1913年获利10万元,1914年获利16万元。此时,英美烟草公司提出以100万元的价格收购南洋烟草公司,被简照南断然拒绝。此后,英美公司又提出与南洋公司的合并方案,也遭到了简照南的拒绝。
1919年春,“五四”运动爆发,抵制日货的呼声铺天盖地,英美公司抓住简照南早年加入日本国籍的事情大做文章,诬告南洋为日资企业。简照南积极反击,除了拿出南洋是华资企业的铁证外,还揭露英美烟草公司欲吞并南洋的真相。1919年5月28日,简照南东渡日本,办理了脱离日籍的手续,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此后,南洋连续4年年盈利400余万元,处于“国烟地位之首席”,英美公司再也难以撼动南洋了。

——《岭南经济史》

结合上述材料和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初,简照南创办烟草公司的有利历史条件是什么?
(2)概述1912年南洋公司逐渐走出困境的主要原因。
(3)列出南洋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挫折,并分析产生这些挫折的根源。

2.单选题(共27题)

3.
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
A.小农经济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石器锄耕
4.
明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点是
A.依附关系
B.隶属关系
C.雇佣关系
D.附属关系
5.
在古代城市中,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限制和政府的直接监视开始于
A.宋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6.
下列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评述,错误的是
A.给中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了沉重打击
B.使中国日益脱离了世界发展潮流
C.目的是为防范外夷入侵和沿海人民反抗
D.促进了国内工农业与商品经济发展
7.
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内,官营手工业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作坊生产
②主要生成武器和共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④主要是为市场提供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8.
一般来说,古代手工业产品质量最好的应该出自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私营手工业
9.
城市是一个社会繁荣的标志,历代王朝都加强对城市的规划管理,其中唐都长安的集市是
A.“日中而市,交易而退”
B.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C.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出现了街市
D.民间自由集市的兴盛
10.
史学界认为:资本主义在西方逐步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世界各地由相互隔绝过渡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统一整体的历史。然而中国在这个时候却渐渐的游离于这个整体之外,这种现象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 中国航海业地位一落千丈
B.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掌握主动权
C. 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推进工业化的契机,使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大趋势
D. 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逐渐丧失
11.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扩张
B.工业革命所带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C.自由资本主义的盛行
D.垄断组织的出现
12.
导致英国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产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英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最发达
B.英国海外市场最为广阔
C.英国煤铁资源极为丰富
D.英国政府积极鼓励、支持发明创造
13.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不包括
A.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
B.形成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垄断组织
C.加剧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贫困落后
D.促进了科学技术和生产的结合
14.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列强推行对外侵略政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均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B.工业革命的发展需要更为广阔的世界市场
C.资本主义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军国主义传统的影响
15.
工业革命中吹响第一次能源革命号角的发明创造是
A.电力的发明和应用
B.瓦特改良蒸汽机
C.煤的开采和利用
D.原子能的利用
16.
下列属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航海家们相信地圆学说
③欧洲人对黄金的追求
④罗盘针和火药的使用
⑤商业危机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7.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最早开辟从欧洲到达美洲航线的欧洲航海家是(  )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18.
“如果朕把特许状赐给想循向西航的路线到朕所指定的地方以便探寻这些海中间的海峡的人……你们从事上述的探险,不得在葡萄牙国王陛下的分界线和境界内进行,沿着我们的分界线,丝毫不得使他受到损害”这是一份16世纪初某国王与某水手签订的一份协议。据你推测,这个水手最有可能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19.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发展的阶段有
①甲午中日战争后
②清末“新政”期间
③辛亥革命之后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20.
“西方的战争和国内革命使这个僵化的帝国终于出现一丝松动的迹象。帝国地方实力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全球通史》)其中的“地方实力派”当指
A.保守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21.
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下列属于后者的是
①洋务企业兴起
②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③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④小农经济的存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
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B.国内政治局面很稳定
C.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D.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23.
观察下面漫画,你认为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可能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清末新政
24.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影响最主要是
A.削弱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基础
B.使中国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C.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D.对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给予极大地抵制
25.
从生产力发展角度来看,我国工业革命最早始于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9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26.
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迅速发展。其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A.纺织业面粉业
B.造纸业化工业
C.榨油业火柴业
D.钢铁业石油业
27.
1958年人民公社的推广反映了当时
A.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B.片面强调了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
C.注重了中国国情的探索
D.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必要性
28.
人民公社会化运动的主要教训是
A.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D.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9.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3.选择题(共3题)

30.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下面小题。

31.把球放在长方体纸盒内,球的一部分露出盒外,其主视图如图.⊙O与矩形ABCD的边BC,AD分别相切和相交(E,F是交点),已知EF=CD=8,则⊙O的半径为{#blank#}1{#/blank#}.

32.把球放在长方体纸盒内,球的一部分露出盒外,其主视图如图.⊙O与矩形ABCD的边BC,AD分别相切和相交(E,F是交点),已知EF=CD=8,则⊙O的半径为{#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7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