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1511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17分)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电影《天仙配》歌词

材料二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材料三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的特点。(5分)
(2)材料二反映了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4分)
(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4分)

2.单选题(共9题)

2.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二”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这种格局的出现说明(    )
①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②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兴起
③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发达
④农村专业生产区逐渐形成
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③④D.②④
4.
有唐诗云:“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这则材料反映了(    )
①唐初经济发展的状况
②唐政府征收茶税的现象
③唐代某些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很高
④唐代的商业活动突破了“日中为市”的传统。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5.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使生产工具、生产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能为上述结论提供事实依据的有(   )
A.资本原始积累、资产阶级革命、海外扩张
B.资本原始积累、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C.资产阶级革命、海外扩张、工业革命
D.资本原始积累、资产阶级革命、海外扩张、工业革命
6.
表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
国家
百分比
国家
百分比
英国
0
俄罗斯
38
德国
13
意大利
18
法国
20
美国(1913)
30
 
A.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C.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
7.
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统计表,从表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英国
 
原材料
食品
工业制造业
出口贸易
7%
8%
85%
进口贸易
61%
33%
6%
 
A.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B.农轻重比例发展失调
C.进出口贸易逆差严重
D.工农业资源严重不足
8.
有史学家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不同于后者的显著特点。这些显著特点包括
①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②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吸取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实现了跳跃式发展
④重化工业部门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
“19世纪后半个世纪中,整个世界都受到了不断增长的生产率的影响。新西兰的羊毛、加拿大的小麦﹑缅甸的稻米﹑马来西亚的橡胶﹑孟加拉的黄麻以及西欧和美国东部兴旺的工厂——所有这些资源都卷入了生气勃勃的﹑不断扩张的全球经济之中。”出现材料所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市场形成B.经济全球化推动
C.工业革命发生D.交通运输的发展
10.
“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由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 )
A.纺丝业使用机器生产,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显著增加,土纱销售陷入困境
C.上海开埠通商,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生丝
D.苏杭地区传统纺丝业衰弱,上海近代纺丝业发展

3.选择题(共6题)

11.x2+5x+6=({#blank#}1{#/blank#})({#blank#}2{#/blank#}),x2+5x﹣6=({#blank#}3{#/blank#})({#blank#}4{#/blank#}).
12.x2+5x+6=({#blank#}1{#/blank#})({#blank#}2{#/blank#}),x2+5x﹣6=({#blank#}3{#/blank#})({#blank#}4{#/blank#}).
13.x2+5x+6=({#blank#}1{#/blank#})({#blank#}2{#/blank#}),x2+5x﹣6=({#blank#}3{#/blank#})({#blank#}4{#/blank#}).
14.x2+5x+6=({#blank#}1{#/blank#})({#blank#}2{#/blank#}),x2+5x﹣6=({#blank#}3{#/blank#})({#blank#}4{#/blank#}).
15.x2+5x+6=({#blank#}1{#/blank#})({#blank#}2{#/blank#}),x2+5x﹣6=({#blank#}3{#/blank#})({#blank#}4{#/blank#}).
16.把多项式x2﹣3x+k分解成两个因式(x﹣m)(x﹣5)的积,那么k、m的值分别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