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510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1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面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4 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

——摘编自《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

材料二勇于探索的航海家为世界大部分地区之间产生和加强联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人类开始走向整体世界,同时伴随而来的是西欧血与火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活动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重要贡献。

  ——摘编自《大国崛起》

(1)材料一中的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是谁?

(2)材料二中,最早完成穿越三大洋,又回到欧洲的航海活动是由谁率领的船队完成的?他的航行证明了哪一学说的正确性?

(3)材料二反映出使“人类开始走向整体世界”的是哪一事件?依据材料二,指出这一事件还产生了什么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河流污染,这些对英国社会造成持久而深远的危害。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有关。

——刘金源《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两大动力技术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造成了巨大的生产力,给人类文明带来深刻的影响,所有这一切,都是18世纪的工业革命所望尘莫及的。

(1)材料一中“全新的政体”是指什么?它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在工业化时期产生严重城市环境问题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两大动力技术是指什么?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1月18日,战胜的协约国为了签订和平条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参加巴黎和会的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是操纵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在会议过程中,三巨头各怀鬼胎,勾心斗角,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和其他弱国,在和会上处于完全无权的地位。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世界新秩序……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的某些国家。”

——1993年亨利·基辛格的讲话

(1)这次会议签订的主要条约是什么? 依据材料一,概括出巴黎和平会议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2.选择题(共29题)

4.
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下列各项与其产生有关的是
①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②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
③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④选拔官吏的需要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5.
阿拉伯国家一般指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他们有统一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绝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在古代,最早建立这一国家雏形,并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的人物是
A.亚历山大B.穆罕默德
C.屋大维D.查理曼
6.
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某人“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称号,象征罗马已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此人是
A.伯里克利B.恺撒C.亚历山大D.屋大维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11.
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为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各自进行了一场改革,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
①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②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③都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
④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2.
货币是国家的名片。下图货币上人物分别是华盛顿、玻利瓦尔,对两人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领导了反抗侵略的民族解放斗争B.都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C.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专制D.都得到所在国家人们的尊敬
13.
19世纪中期,最先打开日本国门,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是
A.英国B.西班牙C.美国D.葡萄牙
14.
他发明了赛璐珞,标志着现代塑料工业的诞生。他是
A.夏尔多内B.福特
C.诺贝尔D.海厄特
15.
下图这部著作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的革命。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A.牛顿B.达尔文
C.巴尔扎克D.托尔斯泰
16.
如下图是张红同学在复习某重要历史知识时制作的学习卡片。据此判断他正在复习
目的
富国强兵
措施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厂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创办科学院;提倡西方礼仪……
作用
增强了国家经济、军事实力,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A.俄国彼得一世改革B.俄国农奴制改革
C.日本大化改新D.日本明治维新
17.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最早进行这一活动的国家是
A.意大利、英国B.西班牙、英国
C.英国、荷兰D.葡萄牙、西班牙
18.
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指
A.《汉谟拉比法典》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D.1787年美国宪法
19.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拿破仑在其所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段材料反映了拿破仑
A.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B.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D.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20.我国《劳动法》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支付不低于工资3倍的工资报酬。而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少劳动者未能拿到法定加班工资。此时,劳动者应(    )
21.我国《劳动法》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支付不低于工资3倍的工资报酬。而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少劳动者未能拿到法定加班工资。此时,劳动者应(    )
22.
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是因为
A.它是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B.它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更紧密地结合
C.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灵魂D.它实现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目标
23.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的意义在于
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
③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④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4.
下列史实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无关的是
A.日本侵略了中国东北B.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C.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D.德国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25.
下图的这部著作反映了二战时期某次战役的情景。这次战役
A.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B.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神话
C.标志着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D.成为了二战的转折点
26.
《北大西洋公约》称:“各缔约国……决心保障各国人民之自由,促进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与幸福,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及维护和平与安全。”事实上北约成立的最主要目的是
A.对抗苏联,称霸世界B.促进区域安全幸福
C.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D.推动西欧走向联合
27.
这一国际组织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它是指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欧洲联盟
C.不结盟运动D.世界贸易组织
28.
这条运河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它开通后就被某个国家控制,直到1999年主权才被全部收回。控制这条运河的国家是
A.英国B.西班牙C.美国D.法国
29.
二战后,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下列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①网络安全
②种族歧视
③温室效应
④淡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④B.③④C.②③④D.②④
30.
俄国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后,苏维埃政府在对外关系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B.颁布《土地法令》
C.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D.从彼得格勒迁都到莫斯科
31.
2019年是列宁逝世95周年。他曾经说过:“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他一生所成就的“大事业”是 
①领导十月革命
②实施新经济政策
③成立苏联
④实现农业集体化
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32.
《联合国家宣言》规定:“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其根本目的是
A.开辟欧洲战场
B.打败法西斯
C.粉碎日本侵略
D.建立联合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