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丁沟、仙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6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508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5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之后,随着西欧商人贸易范围的扩大,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欧洲市场汇集了来自各大洲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象牙,亚洲的香料、茶叶、丝绸等。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首先,民族统一、改革和革命运动的浪潮席卷欧洲和北美洲,资产阶级从此掌握了政权,加速了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其次,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亚、非、拉美诸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直接投资增加了两倍,80%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控制着国家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它们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地理大发现”是指什么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根本动力是什么?简要分析对当时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析发达国家的经济扩张手段与材料一、二相比有何变化?主要推动力量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哪些重大的举措适应经济全球化?
2.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其发展艰难曲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示意图


材料二 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l895~1900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列举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至少列举两个)。
(2)指出材料一中图二反映了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并分析造成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外因。
(3)指出材料一图三中纺织业状况并分析其主要原因。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张謇“不幸”的社会根源。

2.判断题(共6题)

3.
英国率先开始并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并终于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4.
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局、汉阳铁厂等工业,不属于近代民族工业。
5.
据统计,仅上海一地,1935年至1937年设置的机器厂就达387家,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这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6.
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展开,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7.
中共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8.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这种责任制使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3.单选题(共12题)

9.
下表有关古代中国城与市的发展,其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商周时期,中原地区城市众多
城市主要发挥经济职能
B
西汉长安,有东西“市”共九处
九“市”均按时开市、闭市
C
唐诗《汴路即事》:“草市迎江货”
草市最早出现在唐朝时期
D
宋朝开封,“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宋朝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A.A
B.B
C.C
D.D
10.
有一族谱记载:明清时期外出经商者日众,不少人依旧“壮则服贾,老则归田”。这说明
A.社会风气日益恶化
B.经世致用思想受重视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D.重农抑商观念占主导
11.
《吕氏春秋·任地》载:“五耕五耨(锄草),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滋润的土壤)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害虫)。”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A. 精耕细作
B. 男耕女织
C. 铁犁牛耕
D. 土地私有
12.
“一亩三分地”是老北京人口中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意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其来源与先农坛皇帝“亲耕”藉田有关。明清两代,每年仲春亥日,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藉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皇帝“亲耕”反映了中国古代
A.敬天法祖的宗教观念
B.家国一体的国家理念
C.以农为本的治国思想
D.笼络士子的文化政策
13.
能源被誉为现代工业的“引擎”。下图中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主要使用的能源是
A.电力
B.石油
C.煤
D.核能
14.
下图是一副创作于1901年题为《资本的皇帝》的漫画,它是以当时的美孚石油公司创始人洛克菲勒为原型创作的。该漫画创作的背景是
A.工厂制度的出现
B.“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C.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新工业领域出现垄断组织
15.
下图为伦敦城市地域的扩展示意图。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早期殖民扩张
B.工业革命
C.贸易中心转移
D.阶级对立
16.
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中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这里“全球化的开始”的真正含义是
A. 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
B. 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 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D. 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17.
1896年,清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其直接目的是
A.彻底放弃“重农抑商”思想
B.解决财政危机和扩大税源
C.模仿西方国家成为工业强国
D.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
18.
某校高二学生搜集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的有关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列有关三人的共同之处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其企业都以轻工业为主
B.都是在华最早使用机器生产的企业家
C.都推动了经济近代化
D.企业得到较快发展是在国民政府前期
19.
中共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
①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的错误
②正确认识了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
③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提出了把我国变为工业国的主要任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0.
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下面柱状图,分析推动这一时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A.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B.坚持实行改革开放
C.融入区域经济集团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判断题:(6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