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502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8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罗多德根据传闻,记述了修建胡夫金字塔的情况:“(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为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
材料二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图一分别反映了哪个国家的文明?说出它们文明的发源地。
(2)材料二中图一的文物上雕刻的是什么文件?
(3)材料二中图二反映的是古代印度什么制度?
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4)图一所示路线反映的是什么史实?
(5)图二是哪一古国的疆域?哪一海洋区域成为其“内湖”?
(6)从地理跨度上看,图一、二所示古国疆域有什么共同点?都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起来的?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依照中国隋唐的模式,改革日本的土地、赋税和徭役制度,并废除官职世袭的陋习,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材料二 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一中提到的日本的改革是何人发起的?回忆古代史的内容,日本派到中国学习的人员被称为什么?当时中国处在哪个时期?
(2)材料一中的改革名称是什么?“废除官职世袭的陋习”后建立了什么体制?这次改革带来什么影响?
(3)通过这次改革,反映出日本这个民族的特点是什么?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3.
纵观人类历史,思想解放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思想解放是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读图说史
(1)以下三个人物都是思想的引领者,是当时那个时代的骄傲。请分别列举出他们的代表作品。

(二)思维碰撞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神态安详、神圣,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表情和美是生动的

(2)材料一中米开朗琪罗的作品中的圣母形象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思潮?从大航海时代开启至今,无数渴望财富的航海家们前仆后继冲向了世界各地,席卷着世界各地的财富。这中间也充满了血与泪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材料三 

(3)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分别写出材料一中A、B航线的航海家。
4.
16-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高举“自由、平等”的旗帜,掀起了革命。
(感受革命)
(1)三幅图片中的情景分别出现在什么革命中?

(体会革命)
材料一 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能征税;……议会必须定期召开等。
材料二 宣言指出,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宣言列举了英王压迫北美人民的种种罪行
材料三 在权利方面,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上述三则材料分别选自哪些文件?三则材料所要体现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3)归纳这些文件的共同性质,并再列举出一例此类性质的文件。

2.选择题(共30题)

5.
位于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作为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古迹,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而她的美丽庄严,依然撼动每一个参观者的心,它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东罗马帝国
6.
古代日本幕府政治中,武士集团的最高首领被称为
A.主教
B.征夷大将军
C.“国司”
D.领主
7.
以下属于阿拉伯建筑艺术典型代表的是
A.金字塔
B.帕特农神庙
C.圆形大剧场
D.麦加清真寺
8.
历史悠久的古堡,手持长矛、身着盔甲、骑乘骏马的优雅骑士,是很多人对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直观印象。14世纪中叶以后的欧洲农村,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
A.封建庄园
B.手工工场
C.乡村集市
D.租地农场
9.
“广大市民募集金钱,赎买回来城市的自治权,还建立了自治机构。但是,主教背信弃义,在挥霍完金钱后,又取消了城市的自治权。于是市民坚持斗争十多年,终于取得了自治权。”这座“城市”指的是
A.英国伦敦
B.法国琅城
C.意大利佛罗伦萨
D.德国慕尼黑
10.
古埃及的国王自称“神之子”,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当时古埃及的国王称
A.执政官
B.法老
C.皇帝
D.保民官
11.
下图是上古四大文明分布示意图,b处所在地区代表性的文明是
A.古印度文明
B.中国文明
C.古巴比伦文明
D.古埃及文明
12.
世界古代史上最大规模奴隶起义的领导者斯巴达克是一名出色的角斗士,他曾在下列哪一建筑物中与猛兽拼杀过
A.
B.
C.
D.
13.
古希腊的一部世界文学名著,再现了古希腊的社会图景,成为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这部作品是
A.《掷铁饼者》
B.《天方夜谭》
C.《荷马史诗》
D.《十二铜表法》
14.
古罗马从弹丸小国到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演绎了一部血与火的编年史。为维系帝国的统治,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15.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其遗址位于现在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鼎盛时期的国王是
A.胡夫
B.汉谟拉比
C.伯里克利
D.亚历山大
16.
美国科学家迈克尔·哈特著有《人类史上最有影响的百位人物排名》一书,穆罕默德排名居百位人物之首。你认为他能位居榜首的主要原因是
A.他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
B.他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
C.他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
D.他完成了传播宗教信仰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历史使命
17.
《欧洲中世纪简史》一书以全新的视角阐述了中古欧洲的社会状况,其中对中世纪大学会重点介绍的是
A.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B.巴黎大学牛津大学
C.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
D.莫斯科大学东京大学
18.
他是扑克牌里的红桃K,称为查理曼,法兰克国王,建立了囊括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庞大帝国。“他”是
A.屋大维
B.克洛维
C.查理
D.查士丁尼
19.
中世纪的西欧庄园盛行的经济形式是
A.原始经济
B.自然经济
C.商品经济
D.公有制经济
20.
追求民主政治,建立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追溯人类历史,民主制度的探索由来已久。下列古文明区域中较早开始民主制度探索的是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希腊
21.
下图是某地仿建的古代建筑。该建筑的“真实版”见于

A.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B. 古代埃及文明
C. 古代印度文明
D. 古代希腊文明
22.
网络游戏是很多人的酷爱。网络游戏《罗马帝国》再现了公元前27年到公元300年罗马帝国的崛起和全盛时期。你知道罗马帝国的缔造者是谁吗?( )
A.伯利克里
B.克拉苏
C.凯撒
D.屋大维
23.
伯利克时期,根据雅典民主制度,下列四位人物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
A.B.
C.D.
24.
公元7世纪,有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整个朝野掀起了“中国化运动”,全盘照搬中国的制度和文化,把处于蒙昧状态的民族文明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这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是
A.阿拉伯帝国
B.日本
C.罗马帝国
D.雅典
25.
下列关于楔形文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
B.刻在龟甲或者兽骨上
C.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深远影响
D.由古代埃及人最早创造和使用
26.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创立于(  )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罗马
27.
“他收了12名弟子,在巴勒斯坦各地传教;他诅咒剥削者,说他们的灵魂要升入天堂‘比骆驼穿针眼还难’”。这里的“他”是指
A.释迦牟尼B.耶稣
C.穆罕默德D.三藏法师
28.
1796年9月17日,他发表《告别词》,“我现在应当向大家有所表示 ▪▪▪▪▪▪ 就是我已下决心谢绝把我放在被选之列”,主动放弃继续当选总统的权利,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他是
A.杰斐逊B.罗斯福C.林肯D.华盛顿
29.
“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
A.苏格兰人民起义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C.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D.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30.
“第一条……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第二条……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第三条……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这则材料选自
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美国1787年宪法
31.
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1515~1547年在位)曾感叹道:“我希望看到亚当的遗嘱,他在遗嘱中将地球划分给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将地球划分给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是由于
A.文艺复兴的开展
B.启蒙运动的兴起
C.三角贸易的进行
D.新航路的开辟
32.
“仿佛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沉睡的人文精神重新觉醒了……好像度过沉滞悠长的停顿死亡,生命再次诞生,喜悦光明重临人间。”美学家蒋勋在这里评价的文化运动是( )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D.宪章运动
33.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一法案的通过,预示着英国
A.内战爆发
B.进入共和时代
C.光荣革命结束
D.确立君主立宪制
34.
“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到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一人数的4倍。”材料中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三角贸易B.独立战争
C.南北战争D.农奴制改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