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 见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宣言是由谁起草的,由什么机构发表?
(2)材料二是美国的国旗,又叫“星条旗”,读图数数一共有多少“条”你知道其中的含义是什么吗?
(3)材料三中显示出的战争中英美双方力量对比情况是英军的实力比美军强大得多。为什么美国能打败英国?
材料一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 见下图

——《独立宣言》
材料三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英军队实力对比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宣言是由谁起草的,由什么机构发表?
(2)材料二是美国的国旗,又叫“星条旗”,读图数数一共有多少“条”你知道其中的含义是什么吗?
(3)材料三中显示出的战争中英美双方力量对比情况是英军的实力比美军强大得多。为什么美国能打败英国?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瓦特和他发明的机器。

材料二:到1825年英国的生铁已经超过法俄美德四国的产量总和,到1840年英国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煤的大规模开采的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1)材料一中出现的机器是什么?它把人们带进什么时代?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4)结合材料三,你认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只要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材料一:如图为瓦特和他发明的机器。

材料二:到1825年英国的生铁已经超过法俄美德四国的产量总和,到1840年英国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煤的大规模开采的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1)材料一中出现的机器是什么?它把人们带进什么时代?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4)结合材料三,你认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只要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简答题- (共1题)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 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是指哪件事情?“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出该国确定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
(2)材料二中“革命的烈焰”发生在哪个国家?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谁?拿破仑创造的奇迹包括哪些方面?
(3)上述两则材料中的事件,对两国社会制度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材料一 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 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是指哪件事情?“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出该国确定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
(2)材料二中“革命的烈焰”发生在哪个国家?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谁?拿破仑创造的奇迹包括哪些方面?
(3)上述两则材料中的事件,对两国社会制度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选择题- (共33题)
4.
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的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
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
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7.
庄园生产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内有耕地、林地、教堂、法庭、领主府邸与农奴住宅等,设置了生产设施,如磨坊、烤炉与酿酒设备。该材料说明中世纪的庄园
A.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独立单位 |
B.是一个独立而封闭的手工作坊 |
C.所有田地都归领主直接经营 |
D.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
8.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堪称世界上最伟大、存在时间最长的帝国之一,他所创造的辉煌文明曾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灭亡拜占庭帝国的是
A.蒙古骑兵 |
B.奥斯曼土耳其军队 |
C.阿拉伯军队 |
D.亚历山大东征军队 |
13.
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A.疆域最辽阔 | 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
C.经济最繁荣 | 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 |
17.
“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殊途同归”、“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A. 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 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 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 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A. 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 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 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 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18.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是古代某国一法典的条文。该法典的实质是( )
A.维护该国的种姓制度 | B.保障奴隶与奴隶主权利的平等 |
C.维护该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 D.确保该国分封制的实行 |
23.
自人类伊始,军事领袖们就在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最近,有外媒评选出史上十大军事领袖。其中排在第一位的这位军事领袖,在公元前4世纪后期,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三大洲的帝国,这个人是
A.伯利克里 |
B.凯撒 |
C.屋大维 |
D.亚历山大 |
26.
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在中国元朝生活了17年,反映他的经历和见闻的著作曾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这部著作是
A.《马可•波罗游记》 |
B.《天方夜谭》 |
C.《奥德赛》 |
D.《大唐西域记》 |
28.
英国是老牌的殖民国家之一,曾在世界各大洲建立了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18世纪后半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他先后打败国家的顺序是
A.荷兰法国西班牙 |
B.法国荷兰西班牙 |
C.西班牙法国荷兰 |
D.西班牙荷兰法国 |
30.
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他这样评价其法典的主要理由应是
A.法典是他亲自审定颁布的 |
B.法典是一部最为完整的法律文献 |
C.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
D.法典彻底改变了法国的社会面貌 |
31.
15世纪时,欧洲人非常渴望到东方发财。哥伦布和麦哲伦偏偏“背道而驰”,坚持认为向西也可以到达东方,支持他们这一信念的最重要因素是
A.西班牙王室大力支持 |
B.他们得到了航海地图 |
C.郑和航海也是向西的 |
D.他们相信地圆学说 |
32.
在一次战役中,美军对被包围的英军散发传单说:“自独立战争开始两年来,尽管我们遭受了巨大的困难和挫折,但今天,你们必须投降,因为上帝正全力支持我们的正义事业。”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
A.波士顿倾茶事件 |
B.来克星顿的枪声 |
C.萨拉托加战役 |
D.约克镇战役 |
33.
有人说亚历山大、凯撒和拿破仑是三位颇具代表性的军事征服者.他们所发动的征服战争的共同点是
A.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
B.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
C.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
35.
“乘船在悲惨的中程航段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的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与这段描述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 |
B.殖民者的“三角贸易” |
C.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3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