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

(1)材料一中“我们的政治制度”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其核心思想是什么?该文献的颁布使该国的政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体现了启蒙运动学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确立这一政体的法律文件。
材料一 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

(1)材料一中“我们的政治制度”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其核心思想是什么?该文献的颁布使该国的政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体现了启蒙运动学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确立这一政体的法律文件。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材料二 “立法权是制定、修正或废止法律的权力,代表国家的一般意志,应由人民集体享有,人民通过自己的立法机关来行使立法权。立法机关定期开会,除此之外还有权监督法律的执行。”“行政权是决定媾和或宣战,派遣或接受使节,维护公共安全,防御侵略的权力,它执行国家的意志,应该由国王掌握。”“司法权是惩罚犯罪或裁决私人讼争的权力,具有独立性,应由法院和陪审官会使。”
——孟德斯鸠
材料三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1)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的欧洲思想家的思想。
(2)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列举近代欧洲影响“人心改变”的两个重要历史事件。概括这两次“人心改变”产生的共同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概括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材料一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材料二 “立法权是制定、修正或废止法律的权力,代表国家的一般意志,应由人民集体享有,人民通过自己的立法机关来行使立法权。立法机关定期开会,除此之外还有权监督法律的执行。”“行政权是决定媾和或宣战,派遣或接受使节,维护公共安全,防御侵略的权力,它执行国家的意志,应该由国王掌握。”“司法权是惩罚犯罪或裁决私人讼争的权力,具有独立性,应由法院和陪审官会使。”
——孟德斯鸠
材料三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1)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的欧洲思想家的思想。
(2)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列举近代欧洲影响“人心改变”的两个重要历史事件。概括这两次“人心改变”产生的共同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概括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2.选择题- (共27题)
3.
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的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
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
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4.
意大利历史学家格罗索曾指出:“《十二铜表法》的形成……恰恰应当归功于一定的历史要求,这种要求从外部对法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他所说的外部推动指的是( )
A.公民与自由民之间的斗争 | B.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斗争 |
C.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斗争 | D.罗马居民与外邦人之间的斗争 |
5.
九年级(1)班开展关于“大化改新”的主题班会,以下对大化改新说法错误的是( )
A.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 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并收取赋税 |
C.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 D.仿效我国宋朝的典章制度 |
7.
下图简单勾勒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过程。根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英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联邦制国家 |
B.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最终以暴力革命推翻复辟王朝取得政权 |
C.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同时开展了工业革命 |
D.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最终取得统治地位 |
8.
1789年7月14日,这一天在法国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但是,就是国王认为平淡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发生了
A.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
C.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
D.拿破仑发动政变 |
10.
崛起于法国动荡之际的拿破仑果敢刚毅,一生传奇。其是非成败,众说纷纭;身前身后,褒贬不一。如果以推动文明进步、创造文明遗产的角度肯定拿破仑,可选择的史实依据是
①夺取政权,加冕称帝
②打败反法联军,冲击欧洲封建势力,扩散法国大革命成果
③征战欧洲,扩疆拓土
④亲自主持编制并颁布实施《民法典》
①夺取政权,加冕称帝
②打败反法联军,冲击欧洲封建势力,扩散法国大革命成果
③征战欧洲,扩疆拓土
④亲自主持编制并颁布实施《民法典》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11.
如下图是笼子里装着权力,很好地诠释了“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治国理念。在近代西方国家中,最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 |
B.《独立宣言》 |
C.《人权宣言》 |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13.
下图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数据表,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A.农业的发展 |
B.城市化进程 |
C.战胜封建主义 |
D.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
15.
对人类而言,这是一个关系到世界历史重要转折的大事件,也是欧洲人与美洲土著人的首次会面,它成为跨大西洋接触和冲突的漫长历史起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
A.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
B.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
C.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
D.欧洲人开始了罪恶的“三角贸易” |
16.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
19.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儹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说明英国议会制约国王的权利是通过
A.武力手段 |
B.法律形式 |
C.会议谈判 |
D.投票形式 |
20.
比较法是学习、理解、掌握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华盛顿和拿破仑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
A.为资本主义发展做出贡献 |
B.通过发动政变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
C.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
D.制定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法典》 |
21.
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对各国历史发展的相似影响是( )
A.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 B.维护了国家统一 |
C.确立起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 D.助长了军国主义势力 |
22.
(题文)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之语“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的刻石,被镶嵌在某开国者的纪念碑上。推测这位开国者有可能是( )
A.拿破仑 | B.华盛顿 | C.克伦威尔 | D.杰斐逊 |
23.
19世纪的英国将军纳皮尔说:“法国在(欧洲)大陆上进行的长期流血斗争,不是想在许多野心强国之中争得杰出的地位,也不是为了争夺领土,或获得暂时的政治优势,而是一场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原则的殊死斗争。”上述材料反映出拿破仓对外战争( )
A.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 B.是为了争当世界霸主 |
C.是为了抢占殖民地 | D.促进了西欧城市的兴起 |
24.
对下列杰出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
B.但丁创作长诗《神曲》,被誉为“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
C.美国独立后,华盛顿当选总统,他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 |
D.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大革命达到高潮 |
25.
它发表170多年来,一直是世界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的理论向导,对我们今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仍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这里的“它”是( )
A.《权利法案》 | B.《共产党宣言》 | C.《人权宣言》 | D.《独立宣言》 |
26.
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曾这样评述:“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其中的“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的是( )
A.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B.改革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 |
C.改革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
D.改革没有使俄国专制制度发生本质性改变 |
27.
以下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的示意图,数字处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A.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
B.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 |
C.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
D.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 |
28.
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其“政治性”指的是( )
A.得到了工人群众的广泛支持 | B.有政治纲领,工人要求获得普选权 |
C.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持续时间长 | D.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创造了阶级条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