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孕育并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这有利于中国经济逐渐走向近代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机户”与“机工”之间的关系及这种“关系”在当时发展缓慢的主要政策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材料一 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唐王维《丁寓田家有赠》
材料二 (苏州)生齿(指人口)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织布机上的主要部件)而户纂(赤色的丝带)组(宽丝带),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材料三 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1878年12月14日《申报》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机户”与“机工”之间的关系及这种“关系”在当时发展缓慢的主要政策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2.判断题- (共5题)
3.单选题- (共12题)
7.
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桅杆的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内河的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明朝
A.鼓励民间贸易 |
B.禁绝朝贡贸易 |
C.实行海禁政策 |
D.造船技术落后 |
9.
明代有的徽商经营商业致富,但仍然要“治甫田以待岁,凿洿池以待网罟,灌园以待瓜蔬,滕腊饔飧,不外索而足”。材料主要说明有的徽商
A.有自给自足的观念 |
B.积极开发农村市场 |
C.以农业为发展基础 |
D.改变了旧经营方式 |
13.
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下列有关唐代“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的乡村集市渐成地方商业中心 | B.其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监管 |
C.使用纸币“交子”进行贸易活动 | D.设有会馆这一商人活动场所 |
14.
明朝洪武十二年规定:“农家许着绸纱绢布,商贾之家,止许着绢布。如农民之家,但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许穿细纱。”这反映了当时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B.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
C.农民的生活水平已相对富足 |
D.棉纱纺织技术的进步 |
15.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载:“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材料主要强调了
A.商人获利的非法性 B. 商业发展的危害性
B.农商并重的必要性 D. 以商济农的重要性
A.商人获利的非法性 B. 商业发展的危害性
B.农商并重的必要性 D. 以商济农的重要性
16.
有学者用“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来评价晚清的某一运动。下列创办的企业不属于这一运动的“现代化尝试”的是
A.江南制造局 |
B.福州船政局 |
C.汉阳铁厂 |
D.发昌机器厂 |
17.
1873年侨商陈启源在广东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
B.得益于清政府放宽对设厂限制 |
C.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
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判断题:(5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