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1490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8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

图一  图二
材料二:雅利安人的部落侵入印度后,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在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请回答:
(1)图一法典的名称?这部法典是哪国国王制定的?
(2)图一法典制定的目的是什么?它在世界上有什么地位?
(3)图二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统治时期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4)材料二所说的“严格的等级制度”是什么制度?根据这一制度,判断当时印度的国王和商人分别属于哪个等级?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材料二: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材料三: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四:见下图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历史上哪次改革的内容?
(2)材料一反映的改革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二反映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结合材料三、材料四,大封建主的附庸是谁?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的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流……但和平交往并非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摘自华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
(2)结合所学知识,两种不同交往方式请各举出一例。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今天各国的交往中应大力提倡哪种方式?为什么?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说“有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在这次运动期间,意大利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诗人但丁的作品强调了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闪烁着人文主义最初的光辉,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
材料二:14—16世纪,欧洲的思想领域和商业交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人们称为“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指哪一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诗人但丁的代表作是?
(2)材料二中“世界被发现”是指哪一事件?请写出“世界被发现”中发现“美洲”的欧洲航海家的名字。
(3)材料三中有A、B、C三条航线,哪一条是环球航行路线?率领这支环球航行船队的航海家是谁?
(4)“世界被发现”这一事件的影响有哪些?

2.选择题(共33题)

5.
沙特阿拉伯的国旗上写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该国信仰的宗教是( )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6.
他曾经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并征服了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足迹远达印度。在他的统治下,诞生了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新文明。他是
A.凯撒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穆罕默德
7.
某同学对早期希腊历史特别感兴趣,下列哪部著作有助于满足他的兴趣需求
A.《古兰经》
B.《荷马史诗》
C.《天方夜谭》
D.《马可波罗行纪》
8.
由信息“塞纳河、天主教堂、哥特式、雨果”猜测一个著名的建筑,正确答案是
A.埃菲尔铁塔
B.麦加大清真寺
C.自由女神像
D.巴黎圣母院
9.
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大河文明,金字塔向世界展示了她曾经的辉煌。创造这一古老文明的国度是
A.埃及
B.印度
C.希腊
D.巴比伦
10.
形成三大主要人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不同的劳动方式
B.不同的饮食习惯
C.不同的身体素质
D.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11.
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氏族首领由她们中年高望重者担任。这是对下列哪一时期的情景的描述?
A.原始群
B.父系氏族
C.母系氏族
D.原始社会
12.
公历一年的12个月起源于古罗马的历法,其中August(8月)是由屋大维的拉丁语尊号Augustus(奥古斯都)演变而来的。屋大维是( )。
A.罗马帝国的建立者B.罗马共和国的建立者
C.罗马城的建立者D.被元老院贵族刺杀的罗马统治者
13.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七百多年前来到中国的意大利旅行家无疑是位先驱,反映他经历和见闻的著作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这部“奇书”是
A.《马可·波罗行纪》
B.《天方夜谭》
C.《奥德赛》
D.《荷马史诗》
14.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
A.资产阶级
B.市民阶级
C.地主阶级
D.农民阶级
15.
伊斯兰教教历元年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相关?
A.穆罕默德出家隐修
B.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C.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
D.穆罕默德病逝
16.
下图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的首创,它的创造者是
A.古埃及人
B.古巴比伦人
C.古印度人
D.中国人
17.
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下图中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8.
一个中国考察团向实地探访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应该去
A.古希腊
B.古罗马
C.法国
D.法兰克王国
19.
南方古猿是人类的直系祖先,如果想到实地去考察南方古猿的遗址,则应该去
A.非洲
B.美洲
C.亚洲
D.欧洲
20.
某班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蓝色的地中海文明”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搜集的主要参考书目应包括()
①《雅典政治制度》 ②《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
③《尼罗河畔的金字塔世界》   ④《古兰经与伊斯兰文化》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21.
小明到西亚游历时,在前往伊朗首都德黑兰的大道旁边的一根黑色石柱上,看到了一种奇怪的、从未见过的字体。这种字体是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金文
22.
某同学准备以“上古亚非文明”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内容应包括( )
①古代埃及文明;
②古巴比伦文明;
③古代印度文明;
④古代希腊文明。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3.
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①13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建立起来
②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廷帝国
③西罗马帝国灭亡后500年,东罗马帝国也灭亡了
④东罗马帝国被奴隶制帝国奥斯曼土耳其所灭亡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4.

如图甲所示是一火警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其电阻R2随温度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和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

25.

如图甲所示是一火警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其电阻R2随温度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和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

26.
在西欧封建社会,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
A.世俗封建主
B.矮子丕平
C.商人和银行家
D.教皇和教会
27.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过程现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使小车到达三种不同水平面时的初速度{#blank#}1{#/blank#}_,发现小车在{#blank#}2{#/blank#}_表面上运动状态改变得最慢。

结论方法:若{#blank#}3{#/blank#}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出结论,运用的科学方法是{#blank#}4{#/blank#}法。

问题讨论:利用上述器材,再增加一个小木块和一把刻度尺,让小车分别从斜面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比较木块被推动的{#blank#}5{#/blank#},由此得出物体的动能与{#blank#}6{#/blank#}的关系。

28.
下列有关宗教的材料,符合伊斯兰教教义的是
A.“众生平等”,“忍耐服从”
B.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C.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
D.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
29.男生27人,女生28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blank#}1{#/blank#},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blank#}2{#/blank#}。
30.男生27人,女生28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blank#}1{#/blank#},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blank#}2{#/blank#}。
31.
考古学家在一位埃及法老的陵墓里,发现了许多神秘的符号,认为这是一种古老的文字,它应该是
A.甲骨文
B.象形文字
C.拉丁文字
D.希腊文字
32.
世界三大宗教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D.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33.
汇集民间故事,生动描述阿拉伯帝国丰富社会生活的是
A.《荷马史诗》
B.《俄狄浦斯王》
C.《马可波罗行纪》
D.《天方夜谭》
34.
近年来,“圣诞节”等洋节日日益受到中国年轻人青睐。与“圣诞节”有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35.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的主要成就是
A.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B.整理了《荷马史诗》
C.发现了杠杆定律
D.撰写了《俄底浦斯王》
36.
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一带
A.印度
B.罗马
C.麦加
D.巴勒斯坦
37.
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里的“旧时代”“新时代”分别指
A.奴隶时代、资本主义时代
B.封建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时代
C.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时代
D.社会主义时代、共产主义时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3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