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3分)
材料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材料二:《大国崛起》解说词:“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材料三:邓小平:“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材料四:《大国崛起》解说词:“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材料五: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请回答:
问题一:“日本新领导人”提出“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中国也曾经模仿西方国家,请举一例(1分)“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据此日本在改革成功后对中国发动了哪一次战争?(1分)
问题二:材料二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这个新世界的目标是什么?(1分)材料二中“某种消极的东西”在经济方面主要指的是什么?(1分)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也经历了一些类似的挫折,这些事件指的是什么?请举一例。(1分)
问题三:材料三中“模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1分)中国的哪一事件体现了该模式在政治方面的特点?(1分)
问题四:材料四中的“他”指的是谁?(1分)他“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的特点是什么?(1分)
问题五:材料五中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1分)
问题六:结合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分)
材料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材料二:《大国崛起》解说词:“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材料三:邓小平:“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材料四:《大国崛起》解说词:“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材料五: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请回答:
问题一:“日本新领导人”提出“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中国也曾经模仿西方国家,请举一例(1分)“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据此日本在改革成功后对中国发动了哪一次战争?(1分)
问题二:材料二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这个新世界的目标是什么?(1分)材料二中“某种消极的东西”在经济方面主要指的是什么?(1分)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也经历了一些类似的挫折,这些事件指的是什么?请举一例。(1分)
问题三:材料三中“模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1分)中国的哪一事件体现了该模式在政治方面的特点?(1分)
问题四:材料四中的“他”指的是谁?(1分)他“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的特点是什么?(1分)
问题五:材料五中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1分)
问题六:结合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分)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大国崛起》解说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
材料二:


材料三: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材料四: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个国家?(1分)为什么说“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1分)说说18世纪和19世纪的变革对中国的影响(2分)
问题二:材料二图一中的科技成果是哪次科技革命的产物?(1分)这次科技革命人类使进入了什么时代?(1分)图二科技成果对应的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1分)本次科技革命中除图二科技成果外在哪些领域有突破,请举一例(1分)
问题三:材料三中人们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其中“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说明了哪种资源得到大量的开发与利用?(1分)材料三表明英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1分)
问题四:材料四中的图表反映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什么?(1分)
问题五:上述四则材料说明了什么?(2分)
材料一:《大国崛起》解说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
材料二:


|
材料四: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个国家?(1分)为什么说“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1分)说说18世纪和19世纪的变革对中国的影响(2分)
问题二:材料二图一中的科技成果是哪次科技革命的产物?(1分)这次科技革命人类使进入了什么时代?(1分)图二科技成果对应的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1分)本次科技革命中除图二科技成果外在哪些领域有突破,请举一例(1分)
问题三:材料三中人们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其中“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说明了哪种资源得到大量的开发与利用?(1分)材料三表明英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1分)
问题四:材料四中的图表反映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什么?(1分)
问题五:上述四则材料说明了什么?(2分)
2.选择题- (共21题)
3.
中世纪形容西欧城市的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 )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加强 |
B.封建主日渐贪婪,加强对市民的剥削 |
C.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
D.形成早期资产阶级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
5.
成年男性公民哈瓦那和妹妹住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一个小村庄里,他们可能经历的是
A.哈瓦那和妹妹一起参与国家议事 |
B.哈瓦那可以担任政府公职 |
C.哈瓦那因家庭贫困被禁止参加公民大会 |
D.妹妹参加公民大会期间,哈瓦那独立处理农活 |
7.
“我们终年劳作,不得休息,我们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你们。而你们却不让我们共享国家权利,连我们的孩子与你们通婚都是违法的。”这里的“我们”指的等级是
A.婆罗门 | B.刹帝利 | C.吠舍 | D.首陀罗 |
9.
它宣扬“君权神授”,它还规定:奴隶可以自由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古埃及等级制度的表现 | B.这一文明产生的时间是公元前3100年 |
C.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 | D.它在公元前15世纪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
10.
“他们相信并且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他们赞美人生和自然,崇尚科学和理性”这些是哪一时期新文化的基本内容?
A.新航路的开辟时期 | B.启蒙运动时期 |
C.文艺复兴时期 |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12.
下图是《权利法案》颁布300周年纪念币。之所以纪念《权利法案》的颁布,是因为它


A.标志着推翻了英国的专制统治 |
B.共和制的资产阶级政体开始确立起来 |
C.明确提出了人权和公民权 |
D.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 |
13.
自由女神像是法国为纪念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美法联盟赠送给美国的礼物,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刻有1776年7月4日的《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1776年7月4日”跟下列哪一标志性事件有关
A.莱克星顿的枪声 | B.美国的诞生 |
C.萨拉托加大捷 | D.英国承认美国的独立 |
16.
“他是一位与亚历山大和凯撒一样的天才人物,擅长指挥军队,还具有立法家们才具有的才能……几年之后,这位伟人……疯狂了,激起了……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二十年胜利果实被剥夺一空。”材料中所说的这位“天才人物”“还具有立法家们才具有的才能”指的是
A.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 B.制定法典 |
C.重建法兰西帝国 | D.多次打败反法同盟的军队 |
17.
史学家评价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使北方战胜了南方 |
B.颁布了《宅地法》满足了广大人民对土地的要求 |
C.使美国开始成为独立的国家 |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
18.
“这是一座用美国发明家的名字来命名的城市。今天这个城市平静而又安详,19世纪70年代末,这位著名的发明家正是在这里开创了一个时代”。这位发明家是
A.爱迪生 | B.卡尔﹒本茨 | C.富尔顿 | D.史蒂芬孙 |
19.
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
B.苏联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 |
C.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
D.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