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青山学校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展道路的探索练习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473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3/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是学习、研究经济史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比例的这些变化,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近代中国在工业方面出现了怎样的新气象?并分析出现这些新气象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

中国1960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年份
国民经济比例(%)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60
21.8
26.1
52.1
 
材料二  1978~2006年我国三大产业GDP变化的比较(%)

1955~2000年美国三大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资料2007年国家统计年鉴)(资料《世界经济》编辑部等)

材料三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使主要发达国家相继经历了战后以来规模较大的结构性调整。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美国最先进入以信息产业发展为主导的后工业化发展时期。

——马莉莉《战后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比较》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当时产业结构的特点(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针对当时的产业结构状况,中央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2)据材料二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3)依据材料二,对比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指出我国产业结构仍存在的问题。结合材料三,谈谈我们该如何应对。

2.单选题(共10题)

3.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4.
宪法的内容体现了时代特色,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的发展与变化。下列各项内容选自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家保护合作社的财产,鼓励、指导和帮助合作社经济的发展”反映的是三大改造
B.“农村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组织。现阶段农村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
C.“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反映的是1960年对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
D.“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5.
中共党史专家杨奎松教授认为发动“大跃进”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过强的民族悲情意识;一个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形成这种“民族悲情意识”的主要原因
A.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政权
B.近百年来国家积弱受人欺凌
C.中苏关系的公开破裂
D.中国的统一大业尚待完成
6.
“合作社是大石桥,不会动来不会摇,大家走向幸福路,稳稳当当靠得牢。”此歌谣
A.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B.表明我国开展了大跃进运动
C.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7.
1960年,***在七千人大会上总结经济困难局面出现的原因时,明确提出了“人祸”的问题。他认为“人祸”不是敌人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人祸”应是
A.阶级斗争的扩大化导致社会动荡
B.经济建设领域的“左”倾指导方针及其实践
C.中国和苏联两国关系的不断恶化
D.中国在外交领域继续坚持“一边倒”的方针
8.
建国以来农村曾盛行两幅春联:“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据此判断两幅春联所处的时期分别是
A.新中国成立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B.土地改革的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新中国成立时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
D.抗日战争胜利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9.
下表反映了我国20世纪60年代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导致表中所示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的制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奠定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0.
下列关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评价正确的是
A.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就是否定计划经济
B.计划经济在新中国历史上没有合理性
C.实行计划经济是执行“左”倾路线
D.计划经济是后来经济发展变化的前提
11.
改革开放使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内容明确体现出打破“所有制崇拜”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中共“十五大”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邓小平南方谈话阐释姓“资”还是姓“社”问题
12.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媒体跟踪报道。下列四组文章中发表于这一年的是
A.《东方风来满眼春》、《要搞快一点》、《要敢闯》
B.《标准只有一个》、《实践标准与科学预见》
C.《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力争高速度》
D.《评“左”比右好》、《怎样看待正当的家庭副业?》

3.选择题(共4题)

13.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4.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5.

如图所示为左轮手枪工作原理图,扣去扳机,击锤撞击击针,击针再猛烈撞击子弹底火将其点燃,底火引爆子弹内火药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弹头高速飞离枪管.

16.

如图为眼球结构示意图:

(1)图中透明、有弹性、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图中{#blank#}1{#/blank#} 表示的结构.

(2)视觉形成过程中,物像在图中{#blank#}2{#/blank#} 上形成,其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

(3)图中{#blank#}3{#/blank#} 的大小的调节可使进入眼球的光线强弱发生改变,从而保护眼睛和适应外界环境变化.

(4)眼睛近视时应配{#blank#}4{#/blank#} 透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