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61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

1.判断题(共3题)

1.
雅典的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发展到制度的顶峰。
2.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西欧对黄金的需求
3.
“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到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一人数的4倍”。材料中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哥伦布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

2.综合题(共3题)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职,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一个国家?是哪一次改革后逐渐形成的?
(2)这次改革对西欧产生了什么影响?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不是从我们领人的制度中模仿出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
材料二  645年以中大兄皇子为首的革新派发动宫廷政变,除掉苏我氏,皇室夺取了长期控制在大贵族手中的政权。中大兄皇子拥立孝德天皇,自己以太子身份摄政,革新派人士中臣镰足任内臣,高向玄理等任国博士。又仿中国建年号“大化”。646年,颁布“改新”诏书,全盘仿效中国,进行革新变法。
材料三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在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1)材料一表述的“政治制度”是哪个国家(或城邦)的民主制度?该国的最高国家决策机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大化改新学习了唐朝的什么政治制度?该制度使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所说的“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指的是什么?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制度对印度社会有何影响?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材料根据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整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思潮)14世纪,意大利学者掀起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他们通过欣赏、阐释古典文化充满人性的美,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希望。
(1)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其指导思想是什么?
(新手段)17世纪到19世纪,美洲大陆黑人奴隶的价格从400美元上涨到2000美元,奴隶贩子从中获得巨额利润;同时,他们又从美洲将大量的黄金、白银以及糖、烟草、棉花源源不断地运回欧洲。这些不义之财成为奴隶贩子创办企业的重要资本来源。
(2)材料中的“不义之财”主要来自于哪里?这些“不义之财”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选择题(共13题)

7.
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A.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B.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埃及—金字塔
C.尼罗河流域—古印度—甲骨文
D.黄河、长江流域—古代中国—种姓制度
8.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所属的等级应该是
A.婆罗门
B.首陀罗
C.吠舍
D.刹帝利
9.
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的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0.
下图阴影部分所示下列哪一古代帝国的版图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罗马帝国
11.
“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以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这一现象出现在
A.古代希腊
B.古代日本
C.古代罗马
D.中古欧洲
12.
西方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是()
A. 中国人 B. 阿拉伯人 C. 法兰克人 D. 罗马人
13.
“由于拥有充裕的食物供应,欧洲社会能够供养大量的城市居民﹣﹣工匠、行会工人,商人和专业人员.大量的农民和农奴从乡村涌入城市,或在一些交通便利、安全可靠的地方建立新的城市.”材料解析的是
A.古代希腊城邦的繁荣原因
B.欧洲封建统治衰落的原因
C.中古欧洲城市兴起的原因
D.欧洲工业城市兴盛的原因
14.
下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②处应填写的是

A. 罗马共和国
B. 罗马帝国
C. 西罗马帝国
D. 拜占廷帝国
15.
古希腊繁荣时期,开启了雅典民主政治道路的历史人物是()
A.梭伦B.伯里克利C.穆罕默德D.释迦牟尼
16.
古希腊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下列不属于古希腊文明的是(   )
A.伯利克里改革B.《荷马史诗》
C.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和浮力定律D.《天方夜谭》
17.
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城市自治。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A.上古亚非文明B.上古欧洲文明
C.亚洲封建国家D.欧洲封建国家
18.

每个人都有情绪,而且情绪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人们丰富多彩的情绪反映。

请回答:

19.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的歌词中写道:“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下列将世界各个地区连成一体,成为“地球村”的历史事件是(  )
A.文艺复兴运动B.新航路开辟C.三角贸易D.巴黎公社运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