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德惠三中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60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6

1.判断题(共1题)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罗马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同时建立。( )
(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成文法,它刻在黑色的石柱上( )
(3)古印度种姓制度时,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
(4)罗马共和国时期,使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
(5)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 )

2.综合题(共3题)

2.
(题文)观察下列图片,探索人类古老的文明:
请回答:

(1)图1反映的法典诞生于哪一文明古国?其在世界历史上有何地位?
(2)图2所反映的等级制度中,掌管祭祀的是哪个等级?商人是哪个等级?
(3)图3这一雄伟的景观是什么?其出现在哪一大河流域?
(4)上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实质有什么共同之处?
3.
古代亚非地区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请回答:
(1)指出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文明发祥的大河流域。
(2)古埃及和古代两河流域使用的文字分别是什么?
(3)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是在什么时候?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是在什么时候?
(4)古代印度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被称为什么?古代印度诞生了什么宗教反对该制度?
4.
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丰富多彩,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之一。下面是某学习小组收集的部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图片、精彩语句和突出成就的部分资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探究。
[哲人雕像]

(1)上述三个雕像分别是三位著名的哲学家,其中,图1人物提出“原子论”,他是谁?图2人物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他是谁?图3人物是柏拉图的学生,他是谁?此人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建筑典范]

(2)图4的建筑名称是什么?以它为代表的古希腊神庙建筑的特色是什么?
(3)这一时期古罗马的建筑具有怎样的特点?并举出此时期古罗马3个代表性建筑?
[文学读本]
“我的生命是不能贱卖的,我宁可战斗而死去,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让显赫的功勋传到来世。”
——《伊利亚特》
(4)《伊利亚特》是《荷马史诗》的组成部分之一。该史诗的地位如何?
[法学渊源]

(5)图5的法学成就是哪个国家的?它具有怎样的影响?
(6)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你对古希腊罗马文化有何感想?

3.选择题(共19题)

5.
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A.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B.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埃及—金字塔
C.尼罗河流域—古印度—甲骨文
D.黄河、长江流域—古代中国—种姓制度
6.
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在这方面的一句名言是(    )
A.人始终是独立的B.人非工具
C.人应该“认识你自己”D.人与自然是对立的
7.
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成文法诞生。其主要标志是罗马共和国制定了(    )
A.《十二铜表法》B.《汉谟拉比法典》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天朝田亩制度
8.
古代埃及是世界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其文明出现的时间是(   )
A.约公元前3500年B.约公元前3100年
C.约公元前2500年D.约公元前2070年
9.
两河流域产生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是在什么时候(   )
A.约公元前3500年B.约公元前2400年
C.约公元前2070年D.约公元前2500年
10.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的是(   )
A.汉谟拉比B.秦始皇C.图特摩斯三世D.汉武帝
11.
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下列属于这一地区文明成果的是(   )
①楔形文字   ②司母戊鼎 ③《汉谟拉比法典》    ④金字塔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12.
下列属于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文明遗址是(   )
①哈拉帕遗址   ②殷墟遗址 ③二里头遗址    ④摩亨佐.达罗遗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3.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个等级:①吠舍 ②婆罗门 ③首陀罗④刹帝利从高到低的等级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D.④②③
14.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后,在留言薄上写道:“不看……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在埃及应该看到的是(   )
A.金字塔B.尼罗河C.《汉谟拉比法典》石柱D.长城
15.
在《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关于租赁、雇佣、交换、接待等发明的规定。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
A.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B.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C.古巴比伦分为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社会等级D.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16.
世界古代文明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哪一文明的形成与其他三处文明的地理环境明显不同(   )
A.古罗马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埃及文明D.古中国文明
17.
当你听到人们谈论“因果报应”“众生平等”等内容的时候,你可以判断他们谈论的最可能的是( )
A.伊斯兰教B.佛教C.犹太教D.印度教
18.
报载,2015年10月16日,某国东部一名属“贱民”阶层的15岁少年赛·拉姆,因自家山羊误入高一等级种姓农民的稻田,而被烧死。文中某国应该是指(  )
A.埃及B.印度C.伊拉克D.希腊
19.
(题文)古代印度盛行种姓制度,在古代印度,被征服居民属于(   )
A.首陀罗B.吠舍C.刹帝利D.婆罗门
20.
电影《阿育王》描述的是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在位期间的历史。按古代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   )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
21.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在尼罗河边
B.埃及人是喝尼罗河的水长大的
C.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22.m,n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 α,β 为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23.
参观法国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块黑色石柱(见图)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石柱上部的浮雕表达的政治观念是
A.王权神授
B.民主共和
C.主权在民
D.天赋人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