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该法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材料二 东罗马帝国一位皇帝认为旧有法典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才能成为臣民水久恪守的行为规范。在新法典的编纂过程中,他自始至终十分关注,还亲自参加讨论,裁断分歧。后世以他的名字命名这部法典,他当之无愧。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是对哪部法律的描述?它有什么作用?对后世法律建设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法典”指的是哪一部法典?他为什么要组织编纂这部法典?
材料一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该法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材料二 东罗马帝国一位皇帝认为旧有法典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才能成为臣民水久恪守的行为规范。在新法典的编纂过程中,他自始至终十分关注,还亲自参加讨论,裁断分歧。后世以他的名字命名这部法典,他当之无愧。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是对哪部法律的描述?它有什么作用?对后世法律建设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法典”指的是哪一部法典?他为什么要组织编纂这部法典?
2.
材料一:某宗教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死后进入“极乐世界”。
材料二:某宗教提出耶稣就是救世主,教人们忍受苫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宗教是创立于何时的什么宗教?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
(2)材料二的宗教创立于何时?它的经典教义是什么?
(3)上述宗教在发展过程中都曾经被定为国教,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材料二:某宗教提出耶稣就是救世主,教人们忍受苫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宗教是创立于何时的什么宗教?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
(2)材料二的宗教创立于何时?它的经典教义是什么?
(3)上述宗教在发展过程中都曾经被定为国教,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3.
看图回答问题

回答:
(1)图一是哪个国家的什么建筑?它有什么历史意义?
(2)图二来源于哪个国家?这件文物记录内容的名称是什么?有什么历史地位?
(3)图三表示哪个国家的什么制度?你看过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电影《阿育王》吗?阿育王在位时,他的王朝成为当地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国。按图三的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个等级?

回答:
(1)图一是哪个国家的什么建筑?它有什么历史意义?
(2)图二来源于哪个国家?这件文物记录内容的名称是什么?有什么历史地位?
(3)图三表示哪个国家的什么制度?你看过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电影《阿育王》吗?阿育王在位时,他的王朝成为当地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国。按图三的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个等级?
4.
材料一 雅典的一位将军出身名门,他是希腊文化的积极倡导者,他把雅典变成了“全希腊的学校”,在他的周围聚集了希腊许多著名的学者和艺术家,有次他在阵亡将士的葬礼上发表演说时说道:“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淹没无闻。”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这位将军是谁?这段民主政治时期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怎样评价他的统治?
(2)材料二显示的是什么事件?开始于哪一年?
(3)材料二中的事件对世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你怎么评价该历史事件?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这位将军是谁?这段民主政治时期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怎样评价他的统治?
(2)材料二显示的是什么事件?开始于哪一年?
(3)材料二中的事件对世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你怎么评价该历史事件?
2.选择题- (共22题)
7.
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这主要是指他
A.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哲学思考 |
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 |
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
D.开始了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 |
16.
著名思想家顾准论述古代希腊时说:“直接民主只能行驶于城邦。”其主要的依据是城邦
A.有利于调动公民的参政意识 |
B.具有独立自治的特点 |
C.有利于形成平等互利的观念 |
D.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 |
18.
13世纪法国乡村的一处庄园里,某佃户为庆祝节日,将小麦背到了庄园外的一个磨坊磨成了面粉。该佃户可能面临( )
A.当地主教惩罚,剥夺自由 |
B.庄园法庭审判,处以罚金 |
C.当地主教审判,没收份地 |
D.庄园领主惩罚,劳动3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