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法制建设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中的石柱记载了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一部法典。它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把奴隶看做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围,因而不予保护。如: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等。
材料三 “皇帝一生都在征服。如意大利,北非,西班牙…但他对历史的最大贡献却显然不在征战本身,是《民法大典》使他著称于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部法典的名称。它的历史价值何在?
(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的成文法,它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中的皇帝是谁?使他著称于世的《民法大典》又称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法典?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人类法制建设的一个什么趋势?
材料一

如图中的石柱记载了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一部法典。它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把奴隶看做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围,因而不予保护。如: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等。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公元前五世纪时,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操在贵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这个权利为贵族谋利益。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449年逼使贵族成立十人委员会(十人团)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因这个文法刻在十二块牌子(铜表)上而得名。材料三 “皇帝一生都在征服。如意大利,北非,西班牙…但他对历史的最大贡献却显然不在征战本身,是《民法大典》使他著称于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部法典的名称。它的历史价值何在?
(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的成文法,它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中的皇帝是谁?使他著称于世的《民法大典》又称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法典?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人类法制建设的一个什么趋势?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伊拉克萨迈拉著名的阿斯卡里清真寺发生爆炸,金顶被炸毁。伊拉克什叶派宗教领袖西斯塔尼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呼吁民众发起抗议。
材料二 俄联邦总统普京来到位于河南登封的少林寺参观访问,方丈释永信亲自出寺门迎接。
材料三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报道,最近一份有着1700年历史的纸草手稿证明:犹大当初是授命背叛耶稣的,犹大不是叛徒。
材料四 宗教是被压迫心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宗教是精神。
(2)这三大宗教的教义分别是什么?
(3)最早传入我国,并对我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宗教是哪一个?对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促进作用的是哪一个?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史实,谈谈你对古代宗教的认识。
材料一 伊拉克萨迈拉著名的阿斯卡里清真寺发生爆炸,金顶被炸毁。伊拉克什叶派宗教领袖西斯塔尼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呼吁民众发起抗议。
材料二 俄联邦总统普京来到位于河南登封的少林寺参观访问,方丈释永信亲自出寺门迎接。
材料三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报道,最近一份有着1700年历史的纸草手稿证明:犹大当初是授命背叛耶稣的,犹大不是叛徒。
材料四 宗教是被压迫心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宗教是精神。
——马克思
(1)以上三条新闻分别与哪一宗教有关?这三大宗教分别产生在哪一地区?(2)这三大宗教的教义分别是什么?
(3)最早传入我国,并对我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宗教是哪一个?对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促进作用的是哪一个?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史实,谈谈你对古代宗教的认识。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依照中国隋唐的模式,改革日本的土地、赋税和徭役制度,并废除官职世袭的陋习,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材料二 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
(2)材料一中“改革日本的土地”具体的措施是什么?“废除官职世袭的陋习”后建立了什么体制?这次改革带来什么影响?
(3)通过这次改革,反映出日本这个民族的特点是什么?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材料一 依照中国隋唐的模式,改革日本的土地、赋税和徭役制度,并废除官职世袭的陋习,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材料二 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一中提到的日本的改革是何人发起的?回忆古代史的内容,日本派到中国学习的人员被称为什么?当时中国处在哪个时期?(2)材料一中“改革日本的土地”具体的措施是什么?“废除官职世袭的陋习”后建立了什么体制?这次改革带来什么影响?
(3)通过这次改革,反映出日本这个民族的特点是什么?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的。
——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材料三 ……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果。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朱寰《世界中古史》
(1)材料一中图(A)和图(b)反映的两种古代文明有什么不同?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据此回答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3)材料三中拜占庭帝国曾取得“辉煌成果”,请举例说明。材料认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材料一

材料二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的。
——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材料三 ……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果。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朱寰《世界中古史》
(1)材料一中图(A)和图(b)反映的两种古代文明有什么不同?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据此回答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3)材料三中拜占庭帝国曾取得“辉煌成果”,请举例说明。材料认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2.选择题- (共24题)
5.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
B.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
C.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
D.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
6.
某校九年级(8)班的学生在将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重大活动按时间排序时产生了分歧。你认为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②开始在麦加传教
③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④攻占麦加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②开始在麦加传教
③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④攻占麦加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②③④① | D.②④③① |
7.
1200年,法国国王腓力二世颁布法令规定,巴黎学生的人身不可受到市民的伤害,普通的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学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学生只能由宗教法庭审判。这说明了( )
A.大学有免赋税特权 | B.大学有司法特权 |
C.大学有教育自主权 | D.大学是法国的文化中心 |
8.
“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这次改革指的是日本历史上的
A.大化改新 |
B.戊戌变法 |
C.幕府政治 |
D.伯里克利改革 |
9.
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的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
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
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10.
“花刺子密改进印度数字、‘0’符号和十进位法,被改进的数字系统后来传入欧洲,代替复杂的罗马数字,使人类的计算体系发生深远变革。”材料评述的是( )
A.“公历”的由来 | B.阿拉伯数字 |
C.巴格达的“智慧官” | D.计算机网络 |
11.
从“征服意大利半岛”“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凯撒夺取政权”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
A.希腊文明的繁荣 |
B.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
C.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 |
D.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
15.
下列关于法兰克王国演变的历史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②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③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④某年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加冕,自此,法兰克王国称为查理曼帝国
①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②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③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④某年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加冕,自此,法兰克王国称为查理曼帝国
A.②③①④ |
B.②③④① |
C.①③②④ |
D.④③②① |
17.
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取得自治权的城市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
B.争取自治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
C.自治城市无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 |
D.法兰西的琅城最终没有获得自治权 |
19.
法典明显保留了一些原始时代的观念。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两河流域地区比较活跃。该“法典”指的是
A.《十二铜表法》 |
B.《查士丁尼法典》 |
C.《汉谟拉比法典》 |
D.《罗马民法大全》 |
20.
历史课上,老师安排同学们收集日本大化改新、伊斯兰教的传播、法兰克王国、西欧中世纪的城市等相关资料,作为活动课讨论的主要内容。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
A.人类文明的开端 |
B.改革促进社会进步 |
C.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D.亚欧封建社会 |
21.
2011年6月25日,第13届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希腊雅典举行。古希腊为世界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的有( )
①雅典民主政治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荷马史诗》
④爱琴文明
①雅典民主政治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荷马史诗》
④爱琴文明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23.
影片《亚历山大大帝》讲述了亚历山大如何从怀有远大梦想的少年,成为万古流芳的传奇人物,以及他虽然是浩瀚帝国之君,却孤独面对死亡。以下对他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建立过跨三洲的帝国 B. 巴比伦一度成为帝国都城
C. 其东征传播了希腊文化 D. 地中海一度成为帝国“内湖”
A. 建立过跨三洲的帝国 B. 巴比伦一度成为帝国都城
C. 其东征传播了希腊文化 D. 地中海一度成为帝国“内湖”
25.
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历史现象 | 原因 |
A |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一度达到全盛 | 查理·马特改革 |
B |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 |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
C | 阿拉伯数字传遍了全世界 | 《马可·波罗行纪》 |
D | 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廷帝国灭亡 |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
A.A |
B.B |
C.C |
D.D |
27.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CH3CH2OH {#mathml#}{#/mathml#} CH2=CH2,CH2=CH2+Br2→BrCH2CH2Br.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右图所示,有关数据如表:
乙醇 | 1,2﹣二溴乙烷 | 乙醚 | |
状态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密度/g•cm﹣3 | 0.79 | 2.2 | 0.71 |
沸点/℃ | 78.5 | 132 | 34.6 |
熔点/℃ | ﹣130 | 9 | ﹣116 |
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